现代化战争有多烧钱?中国14亿人,每人捐1000,可以打多久的仗?如果明天真的打

论芸有事 2025-11-27 11:35:54

现代化战争有多烧钱?中国14亿人,每人捐1000,可以打多久的仗?如果明天真的打仗了,中国14亿人一人掏出1000块,这波“众筹”,能撑多久?老话说过,打仗就是烧钱,现在烧得更狠。 先算一笔账,2024年俄乌战场的真实消耗数据已经公开:俄罗斯一天的弹药+油料+维修+人员补给综合支出,稳定在8.5亿-11亿美元之间,峰值达到14亿美元。 乌克兰那边靠北约输血,一天平均也要烧掉4-6亿美元,这还只是中欧平原上的“中强度”常规战争,没动用战略核力量,没全面海空封锁,没卫星被打瞎,没电磁权彻底丢失,要是把战场拉到东亚,面对的是全球最昂贵的军队,数字立马翻倍再翻倍。 一枚亚音速巡航导弹(类似鹰击-18),单价轻松200万美元,高强度饱和打击一天扔个300枚,就是6亿美元,超音速反舰弹(鹰击-21或锆石类),一枚1300万-2000万美元,一天扔50枚就是10亿美元起。这还只是单单一项。 无人机呢?消费级的FPV自杀无人机单价才2000元,可真正扛起侦察打击一体任务的翼龙-3、无侦-8改良型、攻击-11,一架次出动成本含挂载弹药轻松上百万美元。一天出动200架次,又是2亿美元进去了。 更别提海空主力装备的损耗折旧,一架歼-20全寿命周期费用按美军F-22标准估算,单机4-5亿美元,如果真打起来一天被击落或重伤5架,就是25亿美元直接蒸发。055型驱逐舰一艘造价约9亿美元,挨一轮反舰弹道导弹重伤报废,心疼得睡不着觉。 卫星是最要命的隐形成本,现在战争第一天就要打瞎对方星链、北斗、侦察网。2024年星链已经在乌克兰战场证明,一天损失30-50颗是常态,单颗补发成本含火箭约80-100万美元。真把冲突拉到西太平洋,双方一天互相打掉200颗卫星,一天光补星就得烧掉2亿美元,这钱比烧石油还快。 后勤补给更是无底洞,美军在2023年一份内部报告里自己都承认:要在西太平洋维持一支12艘航母+400架战机的特混舰队,一天的后勤补给费用是19.8亿美元。这还只是“维持”,没算战损。 所以1970亿美元听起来巨无霸,可摊到真正的高强度现代化战争里,大概就够打60-120天——前提是己方工业体系完全瘫痪,只能靠存量硬撑。可中国恰恰不是这种国家。 全网都在惊叹“战争好贵”,却很少有人把镜头转过来:我们根本不是“众筹打仗”的国家,我们是全球唯一还能在战时把月产2万枚各型导弹、200架无人机、50辆坦克的工业体系彻底拉满的国家。 2024年10月珠海航展上公开的数据,彩虹-7无人机月产能力已突破120架,翼龙系列全线加起来月产超300架。2023年北方工业一次就向客户交付了200辆VT-4坦克,相当于很多欧洲国家现役坦克总数。这不是宣传口号,这是已经在出口订单里写死的真实产能。 更别提我们还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门类和最恐怖的工程师红利。美军自己都在2024年兰德报告里哭喊:和中国打消耗战,美国扛不住18个月就会被拖垮工业体系。因为他们连155毫米炮弹都得靠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地区代工,我们却是自己造、自己用、还能多到拿来出口。 所以14亿人一人1000块的众筹,根本不用真的众筹。这笔钱真正的意义,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在心里提前把账算明白:我们今天多造一枚导弹、多囤一吨稀土、多建一条高速,就是在把未来的战争时长从60天延长到600天、6000天。 我们从来不是靠“人多捐钱”打仗的国家,我们是靠14亿人一起把工业、基建、教育、科技卷到极致,让任何潜在对手在开打前就先算一笔账——1970亿美元?对不起,我们一年军工固定资产投资就不止这个数了。 不是14亿人一人掏1000块能打多久,而是对手知道我们14亿人随时可以一人再掏1000块、10000块,他们就永远不敢把战争选项真正摆上桌面。这笔账算得比任何武器都狠。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