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马签署“毒丸条款”,中方表示严正关切,马来西亚逐项澄清 “敢跟中国深化合作,就立马撕毁协议加征关税!”美国和马来西亚刚签的贸易协定里,藏着这么个“毒丸条款”,明眼人都看出来是冲中国来的。可这边刚签完,马来西亚就被国内骂惨,转头对着中方逐项解释“不是针对你”,中方直接亮明“严正关切”的态度。 一边是美国逼选边站队,一边是中国的强硬表态,夹在中间的马来西亚急着澄清,这场三方博弈到底藏着多少猫腻?美国的“霸权套路”能得逞吗? 美国玩阴的!“毒丸条款”本质是逼大马选边站 说直白点,美国和马来西亚签的这个《互惠贸易协定》,看着是互相减免关税的好事,实则埋了个大坑。里面最让人膈应的“毒丸条款”规定,只要马来西亚跟“损害美国利益的国家”搞贸易合作,美国就能单方面撕毁协议,还能把关税从19%涨回25%。 谁是那个“损害美国利益的国家”?不用明说,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中国。更过分的是,美国还手握“单方面解释权”,意思就是我说你损害我利益,你就是损害了,完全没地方说理。这哪是贸易协定,分明是美国给马来西亚套上的“枷锁”,逼它在中美之间二选一。 美国这招其实早有先例,之前跟墨西哥、加拿大签的协议里就用过类似条款,现在又把这套搬到东南亚,连柬埔寨都没能幸免,接下来还想忽悠泰国、越南也签。说白了,就是想通过经济捆绑,切断东盟国家和中国的合作,搞“阵营对抗”那一套。 可马来西亚也有自己的苦衷,毕竟对美出口占比不低,要是关税涨回去,出口额可能得跌10%以上,棕榈油、橡胶这些支柱产业都会受重创,这才被迫签了协议。网友看完都炸了:“这哪是互惠,分明是美国单方面霸凌,大马这是被架在火上烤啊!” 大马急了!逐项澄清,夹缝中求生存 协议一签,马来西亚国内直接吵翻了天。前总理马哈蒂尔怒批“这是放弃国家独立”,在野党更是直言“剥夺了经济主权”,连普通民众都担心以后跟中国做生意会受牵连。 面对内外压力,马来西亚政府赶紧出来灭火。总理安瓦尔公开喊话“这不是投降,更不是卖国”,贸易部长也强调这是综合考量后的“最佳结果”,总检察长更是直接亮底牌:马来西亚也有权单方面终止协定,主权没受影响。 对着中方,马来西亚更是态度诚恳,逐项澄清条款内容,还保证会重视中马合作,不会损害中方利益。毕竟中马贸易体量摆在那,2024年双边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中国是马来西亚重要的贸易伙伴,真要是跟中国闹僵,大马的经济损失可比美国那点关税减免严重多了。 有网友精准点评:“大马这是两边都不想得罪,一边应付美国的压力,一边安抚中国,妥妥的夹缝中求生存,太难了!” 中方硬气表态!严正关切,守住底线不手软 对于美国这波操作,中方的态度很明确:不惹事,但绝不怕事。商务部直接跟马来西亚相关部门沟通,明确表达了“严正关切”,还提醒马方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妥善处理这件事。 这表态看似温和,实则态度坚定。中方心里清楚,美国搞“毒丸条款”,本质是害怕中国和东盟的合作越来越深,想通过霸权手段遏制中国发展。但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中马贸易紧密相连,真要是协议影响到中方利益,受损的绝不会只有中方。 而且东盟国家也不傻,中国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合作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是美国一句“威胁利益”就能割裂的。就像网友说的:“美国想搞阵营对抗,可惜时代变了,现在是合作共赢的年代,霸权套路行不通了!” 霸权不得人心,合作才是王道 说到底,美国搞“毒丸条款”那一套,本质是霸权思维在作祟,以为靠施压就能逼迫其他国家选边站。可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利益深度绑定,没有谁能独善其身,强行搞对抗、割裂合作,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马来西亚的澄清,恰恰说明各国都想坚守战略自主,不想被大国博弈裹挟。中方的严正关切,既是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在维护多边贸易秩序和国际公平正义。 未来的国际格局,从来不是靠霸权说了算,而是靠合作共赢的共识。美国的“小伎俩”终究挡不住时代潮流,只有尊重各国主权、秉持平等互利的原则,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这不仅是中马关系的相处之道,更是所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