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次,恐怕真的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了!据日本共同社披露的消息,香港特别行政

天天纪闻 2025-11-28 01:20:59

日本这次,恐怕真的要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了!据日本共同社披露的消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已经开始停止与日本驻香港总领事馆之间的官方往来!   这事根本不是突然发作,病根早就埋下了。前段时间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发表涉台错误言论,暗示要武力介入台海,这可不是随口说说的小事,直接戳破了中日关系的底线。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说得很明白,日本领导人的错误言论把友好交流的气氛全毁了,特区政府肯定要跟着国家政策调整应对策略。这话刚落地,实际行动就来了,而且招招精准。   最先倒霉的就是日本企业盼了好久的 “生意局”。香港投资推广署本来定好本月 18 号办一场日本企业交流活动,说白了就是给日本老板们搭台,让他们跟香港、内地的商家对接,抢订单、找合作。结果香港直接放话:日本领馆的人一个都不能来。   两边拉扯半天,最后干脆官宣活动延期,等于给满心期待的日本商家泼了盆冰水。更糟的是,特区政府负责经济的高官本来 12 月上旬要跟日本驻港总领事三浦润见面谈合作,现在也被直接取消了,连坐下来聊的机会都没给。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一场活动延期吗?那是没搞懂香港对日本企业有多重要。这么说吧,香港就是日本企业钻进中国内地大市场的 “必经跳板”,没有这层缓冲,日本企业想进大湾区、闯长三角,门都难寻。   光说大公司,三菱日联、三井住友这些日本金融巨头,在香港的资产随便一家都超万亿日元,相当于把半个家当都放在这了。   更别说那些早把香港当成 “总部基地” 的企业了。日产汽车的高端品牌英菲尼迪早在 2012 年就把总部从横滨搬到香港,就是看中这里离珠三角生产基地近,还能招到会英语、粤语、普通话的全能人才,为后来进内地生产铺路。   还有欧姆龙、富士通这些科技公司,全扎堆在香港科技园设点,富士电机的香港公司专门给内地客户做定制产品和售后,一天都离不了这里的枢纽作用。2024 年中日通过香港的贸易额就超过 3070 亿港元,这数字背后全是香港搭的桥。   这次延期的活动,受伤最惨的是日本小企业。大公司在香港有家底能扛,但那些做食品、小家电的小老板,本来指望靠这场活动敲开内地市场。   就像香港四洲集团,从 70 年代就开始帮日本零食进香港,后来跟日本卡乐 B 合开公司、引进 YOKU MOKU 甜点,都是靠这种交流活动慢慢搭起来的合作。   现在活动黄了,这些小老板想复制四洲的成功路径,起码得再等半年一年,错过的订单可能就被韩国、东南亚的商家抢走了。   这波停摆已经从生意场蔓延到方方面面。日本驻港领馆本来 12 月中旬要办活动,香港警务高层直接说不来了,理由很实在:中日关系这么僵,出席不合适。   教育领域更直接,香港教育局本来选了师生代表团下个月去日本参加 “21 世纪东亚青少年大交流计划”,这可是办了 17 年的老项目,现在说取消就取消,明着说就是担心师生在日本的安全 —— 毕竟最近中国公民在日本遇袭的事越来越多。   连文化圈都受波及,日本人气乐队 “柚子” 原定 12 月在香港、上海的巡演全取消了,只敢含糊说 “不可抗力”,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更头疼,他们自己说了,受局势影响,24 场在华活动全黄了,不光是香港,内地的研讨会、洽谈会也泡汤了。   这可不是小损失,要知道前两年香港还主动派官员去东京招商,给日本企业讲怎么借香港做研发、搞供应链,当时多少日本生物科技公司组团来香港考察科技园,就盼着分一杯羹。   现在风向一变,那些想靠香港转型的日资企业直接傻眼,就像在港设厂的新励胶管公司,刚靠香港的数字化改造减了 40% 损耗,现在合作交流一断,后续升级计划全得搁置。   说句实在的,日本这回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之前蔡冠深这些香港商界大佬还反复劝日本企业,说粤港澳大湾区跟九州的汽车、半导体产业多互补,让他们好好把握机会。   结果日本高层偏要搞 “政治碰瓷”,忘了自己的经济命脉还攥在亚太市场手里。香港这招 “停摆官方往来”,本质就是告诉日本:想拿政治挑衅当筹码,就得付出经济代价。   现在香港的态度摆得明明白白,官方通道关了,民间交流也凉了半截。旅行社说日本团的咨询少了两三成,航空公司都开始免手续费退票了。那些在香港砸了万亿资产的日本大公司急得跳脚,小老板们更是愁得睡不着觉。   这哪是简单的活动延期,分明是日本的 “香港跳板” 开始松动了。要是还不悔改,接下来损失的可就不是几场活动、几笔订单,而是深耕了几十年的中国市场入场券。  

0 阅读:2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