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复制二战偷袭战术?概率近乎为零,时代不允许 日本会不会复刻珍珠港式偷袭,再搞一次“突然袭击”?答案很明确——几率无限接近于零。不是日本没有野心,而是二战时的偷袭逻辑,在今天早已彻底失效,三个核心现实让它根本无从下手。 首先,偷袭的核心是“突然性”,但现在的战场早没了藏得住的空间。1941年日军能成功偷袭珍珠港,靠的是选了风高浪险的北太平洋航线,全程无线电静默,再加上当时侦察技术落后,美军根本没察觉。可现在呢?卫星24小时悬在头顶,无人机巡航无死角,电子监控能捕捉到任何大规模军事调动的信号。哪怕日本想悄悄集结一支舰队、部署一批导弹,刚动起来就被全方位监测 。就像给战场装了无数个不闭眼的保安,想搞瞒天过海,比在天安门广场藏一辆坦克还难。 其次,日本的军事硬实力,撑不起一次像样的偷袭。二战时日军有完整的远洋作战体系,能组织大规模舰队和机群协同突袭。现在,所谓的“新锐武器”大多是纸老虎:号称射程超1000公里的12式反舰导弹,刚列装没多少;高超音速导弹还在测试,2026年才可能初步部署,连规模化作战能力都没有 。反观我们,不管是解放军的航母编队、隐形战机,还是完善的区域拒止体系,都形成了代差优势。日本自卫队长期以“本土防御”为主,连远洋投送能力都欠缺,想偷袭简直是拿着玩具枪挑战装甲车。 日本被层层约束捆住了手脚,根本没资格搞“孤注一掷”。二战时日军能擅自发动战争,源于当时的军国主义体制;但现在有和平宪法第九条卡着,日本明确放弃交战权,不承认国家交战权。就算它想修宪突破限制,国内反战民意根深蒂固,经历过二战创伤的日本民众,绝不会允许政府再冒战争风险。更别提美日同盟的牵制。美国把日本当“印太战略”的棋子,只会让当后勤支援,绝不可能允许它擅自偷袭引发大战,毕竟这会把美国拖入无法控制的局面 。 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看似赢了一时,最终却招致原子弹轰炸和灭顶之灾。现在谁敢再搞偷袭?只要敢动手,等待它的将是数倍于当年的反击,本土、军事基地都可能成为目标,这种自杀式冒险,任何理性决策者都不会选。 当然,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日本近年不断突破“专守防卫”,在西南诸岛部署进攻性导弹,自研远程武器,这些动向必须警惕 。但警惕军国主义复苏,不代表要夸大“偷袭”的可能性。 当年的偷袭是“信息差+孤注一掷”的产物,现在的战场是“透明化+体系对抗”的博弈。日本就算有野心,也没了搞偷袭的土壤和能力。我们真正该防范的,是它一步步突破军事限制、模糊“防卫”与“进攻”边界的小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