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潜艇内部有不少老鼠,战争结束后美军清查伊400潜艇时,就扫出了不少老鼠

欣欣南宫钦 2025-11-28 15:35:43

二战时日本潜艇内部有不少老鼠,战争结束后美军清查伊400潜艇时,就扫出了不少老鼠和一堆蟑螂。由此可见,不光光是水面舰艇会有老鼠,就连潜艇也会有老鼠。而老鼠是怎么进去的呢? 说起二战那会儿,日本海军的潜艇部队挺有意思的,他们搞出了不少大块头玩意儿,尤其是伊400级这种,能塞三架飞机的巨型潜艇,本来是想去炸巴拿马运河,切断美国补给线,结果计划没成形,战争就结束了。伊400号这艘艇,排水量足有6500吨,长122米,航程能绕地球一圈半,柴油电动机驱动,表面速度20节,水下也能冲到6.5节,装备8条鱼雷管,外加一门5.5英寸甲板炮。要是真用上那些晴岚攻击机,说不定能给美国东海岸添点乱子。可惜,日本海军的潜艇战略从头到尾就没走对路,他们总想着跟主力舰队配合,盯战列舰和航母,忽略了那些慢吞吞的商船,结果美国潜艇反倒把他们的运输线搅得天翻地覆,击沉了五分之四的日本商船吨位。 日本潜艇部队在二战前期还算有点成绩,1941年偷袭珍珠港时,五艘甲标型袖珍潜艇就跟着舰队去搅局,虽然没炸成多大事儿,但也算开了个头。之后,I-17号在加州海岸开炮打了个油田,吓得西海岸鸡飞狗跳。可整体看,日本潜艇的战绩远不如德国U艇凶猛。德国人沉了1400万吨盟军船,日本这边只到100万吨出头,主要因为他们鱼雷设计有问题,早期的95型鱼雷磁性引信不靠谱,经常哑火,到1943年才修好。加上日本海军高层总爱搞大舰巨炮那一套,潜艇被当侦察兵使唤,浪费在孤岛补给上,到后期干脆拿来运弹药和部队,损失惨重,总共176艘潜艇丢了128艘,人员阵亡两万多。 潜艇上老鼠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卫生和补给环节的漏洞。日本海军的潜艇大多在吴港或佐世保港停靠,码头边上堆满粮食、弹药和油料箱子,那些地方本来就是老鼠窝。缆绳从岸上垂下来,老鼠顺着爬,钻进通风管或舱门,一点儿不费劲。装货时更乱,工人扛麻袋和木箱上艇,里面藏着老鼠,直接混进去。伊400这种大艇,机库筒长26米,补给时塞满米袋和鱼干,老鼠就从缝隙钻到鱼雷舱或柴油机室,到处筑窝。战后美国海军历史学家卡尔·博伊德在书里提过,日本潜艇被俘时脏得要命,爬满老鼠,维护也跟不上,漏油漏水是家常便饭。这不光是日本的问题,二战所有海军都头疼这事儿,美国和英国的船上也常见蟑螂和老鼠,潜艇封闭空间小,食物多,温度高,虫子繁殖快。 具体到伊400号,1945年8月26日在本州海岸外被美军驱逐舰截获,艇员投降后,美军登船检查。报告里写得清楚,舱室里老鼠成群,蟑螂到处爬,粮食被啃得不成样。美军水兵清扫时,用扫帚和枪托赶,尸体堆了一堆,还得喷药灭菌。为什么这么多?因为日本海军后期资源短缺,防鼠措施形同虚设。缆绳没套防鼠板,货物检查走过场,老鼠从港口上岸直接上艇。比方说,吴港那地方,夏天下水道老鼠横行,驳船一靠,箱子一卸,问题就来了。潜艇出海后,老鼠啃电线、咬食物,还带病菌,艇员得防鼠疫和伤寒。有日本海军军医的回忆提到,艇上老鼠成了“伙伴”,因为封闭环境里,这些小东西是唯一会动的活物,艇员甚至不让杀,觉得杀了更添晦气。 老鼠进潜艇的路子其实挺简单的,第一条就是缆绳。粗绳子从码头拉到艇上,水面老鼠爱顺着爬,爪子抓牢,速度快,几分钟就上甲板,钻进没关严的门缝。第二条是货物,米袋、罐头、干粮从岸上运来,港口仓库本就鼠患严重,老鼠钻箱底或麻袋里,工人扛上艇时带进去。第三条少见点儿,是维修时,工人们从岸上带工具箱,老鼠跟工服兜里混。现代海军学乖了,现在缆绳都套金属防鼠板,货物用钢桶密封,定期熏蒸。可二战时,日本海军忙着赶工期,哪顾得上这些。结果,伊400号这种高端货,内部也成鼠窝,影响了艇员健康和设备。 不止老鼠,蟑螂也多。蟑螂耐饿耐渴,潜艇潮湿热,爱藏在厨房和厕所。美军检查伊400时,报告说蟑螂从墙缝爆出,黑压压一片,得用杀虫剂喷好几天。历史上,美国潜艇也有这问题,二战后美军从日本艇学经验,加强了卫生标准。日本潜艇的虫害还反映了后勤问题,燃料和食物短缺,艇员营养不良,老鼠抢粮更严重。想想看,艇上空间就那么点,几十人挤着,柴油味儿熏天,老鼠还乱窜,日子多难熬。 水面舰艇上老鼠常见,大家都知道,军舰停港,鼠辈顺绳上船,啃仓库,咬缆线。潜艇本该更严实,封闭设计,本以为能挡住,可现实是进得更容易,出不去。伊400号的例子典型,1945年6月最后补给时,码头乱哄哄,粮食堆山,老鼠趁机上。出海没几天,就发现到处痕迹。战争结束,美军从佐世保湾拖走24艘日本潜艇,包括三艘伊400级,去研究技术。苏联听说后也想分杯羹,美军赶紧搞“道路终点”行动,1946年4月把伊400号拖到夏威夷外海,用鱼雷炸沉,坐标21°13′N 158°07′W,深度700米。沉前检查时,老鼠蟑螂问题让美军直摇头,艇体虽先进,但卫生太差,技术价值有限。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欣欣南宫钦

欣欣南宫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