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VS规则:爸爸与脑瘫儿子的第77场马拉松被拒门外,该破例吗? 11月23日,浙江嘉兴桐乡市的马拉松现场,快递员罗书竖计划推着脑瘫儿子小柏,参加他们父子的第77场马拉松比赛,却被组委会挡在了门外。 罗爸爸希望通过这种父子同跑马拉松的方式,让儿子感受赛场氛围,体验生命的活力,以此作为对抗命运苦难的一种寄托。 组委会回应称:根据赛事规定及现场安全考虑,不允许选手推车参赛。 罗书竖表示理解组委会的规定,但希望未来能有更包容的解决方案,如允许特殊情况下推车或调整出发顺序。 目前,罗书坚和儿子小柏已以蹭跑方式完成比赛,虽未获得完赛证书,但他的坚持和父爱仍受到广泛关注。罗书竖表示,如果不让推,自己就练习背着儿子跑。 组委会也表示将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规则,平衡赛事规范与人文关怀。 有人表示支持这位伟大的父亲和他厚重的父爱: “他推的不是车,而是给自己一份继续走下去的动力!” “人总要通过做一些事情来寄托希望对抗伤痛,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 “自己有了孩子才懂得,支持这位父亲!” “其实佩服这位爸爸,在艰苦的生活中寻求一点追求,孩子脑瘫作为父母已经很痛苦,不论是孩子还是自己,总比天天内耗好。” 也有人反对,认为父爱的形式有很多种,但社会规则还是要遵守: “平时跑步随便推,非得马拉松赛道?” “有一个开始,后面的一堆这样你说好还是不好?不给你上是为了出事谁来买单?” “这是马拉松比赛,安全和规则才是更应该考虑的东西。” “背着跑,上万次的颠簸,孩子受得了嘛,安全才是第一要素!” “主要是不安全吧,人多,撞倒了担不起那个责任。” 罗书竖父子,10年间父子同跑77场马拉松,确实很让人感动这份执着的父爱。爸爸可能想用这种方式,让儿子知道,他也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叱咤在赛场上。 父子俩的行为超越了体育竞赛本身,父子二人共同对抗命运、热爱生活的象征。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他们值得敬佩和鼓励。 但组委会的考虑也是很有道理的,马拉松毕竟是体育竞技赛道,对于推着推车跑马,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而且全国不止罗爸爸在这样做,还有不少的跑马爸爸跑马妈妈也在这样做,用婴儿车推着孩子,用行李车拉着孩子。 虽然,爸爸妈妈们的初心都是好的,也值得大家点赞。但如果引来越来越多的人效仿,马拉松赛道会变成什么样?出了危险责任由谁承担? 爱好也好,励志也罢,都要遵守规则。但是否可以在规则之上,体现社会的人文关怀,这个需要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评估和优化。 或许在某些赛场,可以安排或者允许这样特殊的参赛者,排在队伍的最后段参赛,但肯定不会所有赛事都允许。 一个成熟包容的社会,应当有能力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同时,为罗书坚这样的特殊案例找到一个展现温情的位置。这极其考验我们管理者的智慧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罗书坚父子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其意义已经超越了一场马拉松的终点线。它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捍卫秩序的同时,温柔地接住每一个具体的、充满故事的人。 屏幕前的你,是持支持还是反对的意见呢?一起来聊一聊吧。 信息来源于扬子晚报,侵联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