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你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

沈言论世界 2025-11-27 12:42:35

为什么说“开战即封门”?你想想,日本正愁手里没牌打,这70万滞留人员就是天然的“人肉盾牌”。指望日本开放港口让你撤?那简直是与虎谋皮。 很多人总觉得现代战争有理性、有底线,真要开打了还能跟着剧本来走,其实真打起来,全都是不可控因素。尤其是在海外的中国公民,最怕的不是战火本身。 而是战火一来,所有通道都被掐断,想撤都没地方撤。日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一旦局势突变,无论是主动参战还是被动卷入,那70万在日的中国人就很可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别看现在日本民间氛围还算稳定,但从近年来的安全政策调整来看,日本政府早就做好了“非常时期”控制出入境的预案。 根据日本外务省和防卫省公开的信息,他们一直在强化所谓“岛屿防卫”,还频繁和美军搞联合演习,说白了就是在为各种突发情况做准备。 而一旦真正进入战争状态,日本最先干的事情,不是保障外籍人员安全,而是优先守住自己的国门。这不是猜测,是有先例的。 从俄乌冲突开始,很多国家在战争初期的第一反应就是封港封空域。你指望日本在这种时候特事特办?未必现实。 大家总觉得撤侨是个技术活,但其实它背后是一场超高难度的博弈。像2023年以色列局势紧张时,中国在第一时间包机撤离中国公民,效率极高,靠的是强大的外交协调力和国内后勤体系。 但日本完全不同。首先,日本是个岛国,所有出入通道几乎都集中在少数几个港口和机场,一旦被关闭,剩下的就是寸步难行。 其次,在战时,日本可能会以“维护治安”“防止间谍渗透”等理由加强审查,审批流程一拖再拖,到时候别说撤侨,可能连出门买饭都得看脸色。 再说了,70万人不是个小数字。这不是几十个航班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光是安排登记、交通调配、身份核验、安保护送,就已经够头疼了。 更别说战时还可能遭遇网络瘫痪、交通中断、通信中止等一系列麻烦。而日本作为美国的盟友,一旦卷入区域冲突,势必会优先配合美军行动。 安置本国国民、调配物资、封锁交通线,这时候中国滞留人员的处境就会变得很尴尬。不是日本政府有意使坏,而是在那样的状态下,他们根本无暇他顾。 有人觉得日本社会秩序井然,战时也许还能维持基本运转。但咱不妨回顾一下2021年疫情初期,日本一度出现口罩断供、超市抢购、医疗挤兑的情况。 那还只是病毒,不是战争。真打起来,民众恐慌情绪更容易爆发,生活物资被抢光、医院人满为患、交通系统瘫痪都是极有可能的。 到时候别说撤侨,可能连药都买不到。更现实的问题是,战时政府的资源倾斜一定是优先本国人,外籍人员即使在法律上有保障,实际操作中也很难被优先照顾。 而且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点,那就是日本国内有部分民粹情绪,一旦战时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舆论环境对外国人可能会迅速恶化。 这不是杞人忧天,历史上多次战争中都有类似情形。在这种社会氛围下,滞留的中国人别说申请撤离,连日常生活都可能面临困难。 语言沟通、法律支持、安全避难,样样都难。哪怕中国政府有心有力,也得有渠道配合才行。一旦日本政府不配合,哪怕你有十架飞机在天上等着,地面起飞口不放人也是白搭。 从现实角度看,战争一来,谁也不可能允许70万人自由流动。这不仅是安全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而日本与中国之间在一些领域的博弈也不容忽视。 如果局势紧张到战争边缘,那这70万滞留者无疑会成为一种“筹码”——不是道义上的,而是现实博弈中的变量。想让他们顺利撤离。 必须要有外交强压、国际协调、甚至可能涉及军事护送等多种手段。可这些手段不是随时能用的,尤其是在对方不配合的情况下。 所以说,“开战即封门”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最现实的判断。撤侨不是你想撤就能撤的事,它牵涉的不只是飞机船票。 而是一个国家的外交能力、军事部署、后勤保障和国际影响力的综合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一直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避免冲突是最根本的保障。 因为一旦局势失控,再强的能力也可能被堵在门外。现在的和平来之不易,任何轻率的挑衅和误判,最终买单的可能就是那些在海外的普通人。

0 阅读:97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