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对齐了一下关于智驾的几个想法:① - VLA 这个算法范式有机会通向 L4,但仅仅是有机会。 - 除了数据的问题之外,云端算力、车端算力等都是限制因素。②- 目前智能驾驶的发展到了一个半躺平、半前行的阶段。- 这里面的限制因素很多,除了技术之外,还有商业的因素。③- 目前新势力三家都自研了芯片,给外界造成一种错觉,好像英伟达的份额已经不行了。- 但真相是,车端摆脱英伟达,并不意味着云端可以摆脱。说白了,英伟达还是在自动驾驶的车端训练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④- 华为是一个独立的生态体系,华为的工程能力确实强大,而且这两年也确实拿到了回报,确实牛- 但华为要走向 L4,也需要克服不少困难,眼前的最直接的挑战就是车端算力。⑤ - 智能驾驶发展的底层逻辑,其实还是 AI 能力的发展。- 而且 AI 技术的最新突破在智能驾驶维度上落地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当真正意义上具备真实世界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的 AI 实现的时候,差不多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实现的时候。⑥关于自动驾驶的发展,AK 大神说过一句非常牛逼的话,可以再感受一下:- Autopilot 的终极形态,应该是将车辆管理局手册(DMV Handbook)的内容输入到一个「大型多模态的 GTP-10」中,然后喂给它过去 10 秒的传感器数据,使它跟着走。这是大神在 2020 年 6 月说的一句话——到现在还在被印证着。
昨天跟对齐了一下关于智驾的几个想法:①-VLA这个算法范式有机会通向L4
首席线官
2025-11-27 11:53: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