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仕到首席军机大臣花了41年时间,为何阿桂的仕途历经坎坷?   乾隆朝满首席军

亨克孤独 2025-11-26 17:48:21

从入仕到首席军机大臣花了41年时间,为何阿桂的仕途历经坎坷?   乾隆朝满首席军机大臣中,阿桂的仕途经历算是最坎坷的,虽然他也是名门望族之后,而且还是举人出身,可是他从乾隆四年入仕一直到乾隆二十八年才入值军机处。这个过程他整整走了24年,比傅恒、和珅那可差得太远了。   傅恒刚入仕就跟着乾隆身边当侍卫,又是孝贤纯皇后的弟弟,属于皇帝最亲近的外戚圈子,乾隆看着他长大,打心底里信任。   人家办事利落还会来事,不用费啥劲就一路飙升,没几年就坐稳了军机大臣的位置,完全是坐着火箭往上冲。   和珅更别提了,虽然出身不如阿桂,但脑子转得快,摸透了乾隆的心思,不管是理财还是说话都能说到皇帝心坎里,从一个小小的侍卫爬到位极人臣,也就用了十几年,简直是官场逆袭的天花板。   反观阿桂,刚入仕没几年就踩了坑。年轻时在户部当差,赶上库银失窃,他虽然没直接参与,但因为失察被降了职,好好的仕途刚起步就被泼了盆冷水。   这还不算完,后来第一次大小金川打仗,他跟前线的将领有工作往来,结果那些将领打了败仗被问罪,他也被牵连进去,御史弹劾他勾结官员、蒙蔽上司,差点丢了性命,最后还是老父亲出面求情,才保住一条命,但官也没了,只能回家待着。   等他好不容易被重新起用,乾隆又把他派到了西北边疆。不是去打仗就是去搞屯田、运粮草,一待就是好多年。边疆的活儿都是苦差事,风餐露宿不说,还远离京城中枢,想跟皇帝刷个存在感都难。人家傅恒、和珅在京城天天围着乾隆转,皇帝有啥心思、有啥需求,他们第一时间就能知道,办事也能精准对上胃口。   可阿桂在边疆,就算立下战功、把屯田搞得有声有色,这些功绩传到京城也得打折扣,乾隆就算想提拔他,也得先想起还有这么个人在边疆吃苦。   更关键的是阿桂的性格太耿直,认死理,不会溜须拍马。他一辈子都在干实事,打仗时身先士卒,办水利、搞屯田时兢兢业业,可就是不懂得在皇帝面前卖乖。乾隆晚年喜欢听好话,和珅就专捡皇帝爱听的话说,办事也顺着皇帝的心意来,自然深得宠信。   而阿桂不管对谁都一板一眼,后来跟和珅同朝为官,更是跟和珅尿不到一个壶里,上班都故意离得远远的,和珅凑过来搭话,他也只是敷衍几句,半步都不挪。这种性格在官场上难免得罪人,就算乾隆知道他有本事,也不会像宠和珅那样把他放在核心圈子里。   还有乾隆朝的官场环境,表面上看满人当官有优势,但其实更看重圈子和关系。阿桂的家族虽然是名门,但到了他这一代,已经不算最顶尖的势力了,不像傅恒那样有皇后当靠山。   朝堂上的大臣们要么抱团取暖,要么跟着和珅这样的权臣混,阿桂一直独来独往,专注于办实事,自然在晋升的道路上没少被掣肘。有时候他在边疆立下大功,回京想升个官,结果朝堂上有人说闲话、拖后腿,升迁的事就只能不了了之。   阿桂的仕途就像爬一座陡峭的山,别人要么有捷径可走,要么有人拉一把,他却只能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往上挪。   年轻时遭遇的挫折耽误了好几年,后来又长期在边疆远离权力中心,性格耿直不讨喜,还得跟和珅这样的权臣划清界限,种种因素加起来,让他的晋升之路变得格外漫长。   等到他终于熬到首席军机大臣的位置,已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了,前前后后花了四十多年。这四十多年里,他没靠关系、没靠讨好,全凭实打实的战功和政绩,虽然坎坷,但也算是熬出了头,成为乾隆朝少有的能文能武、深得民心的重臣。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