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苏联很聪明,占了日本四个岛,在日本头顶上监控着日本。中国那时候太傻了,竟然把占琉球的大好机会给浪费掉了。 否则中国占有琉球就根本不可能有台湾这件事,也可以把日本捏的死死的。 二战刚结束那几年,世界格局像一锅刚揭开盖子的热粥,各大国都在里头抢位置,苏联反应最快,直接把日本北边那几个岛给拿住了,这四个岛看着不起眼,却正好卡在北海道外面,日本从那以后整个北方都被苏联压着走路。 可转头看我们这边,琉球那么关键的一块地方,明明是有机会主动伸手的,却硬生生让它从身边溜走,等再回头时,美国已经插满了旗子,你说气不气? 其实早在1943年开罗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就两次问蒋介石:“琉球你要不要管一下?你愿不愿意托管?”别人主动把机会送到面前了,但蒋介石却迟疑着不肯接,全是模棱两可的回应,这种态度,就是白白让主动权滑走了。 你想想,从明朝开始,琉球一直是向中国册封的,直到甲午战败之前,它根本不是日本的领土,日本是靠武力吞掉的,战后《波茨坦公告》讲得清清楚楚,日本必须把抢来的地方都吐出来,这里面当然包括琉球。 历史、法律、时机都在摆着,中国如果那时候坚定一点,至少应该明确亮个态度,可偏偏就是没有抓住这个节点。 等到抗战结束还没喘口气,国内又开始打内战,整个国家被拖进一场更大的漩涡里,美国趁着中国分身乏术,直接把琉球接管过去,还迅速开始建机场、搞基地,把那里变成整个西太平洋最核心的前沿阵地。嘉手纳、普天间这些后来让整个东亚风云不断的基地,就是那时候打下的根。 有些人说那会儿中国内战打得厉害,没空管琉球。但国际事务哪有“等忙完再说”的?这种战略位置,抢占到的是未来几十年的优势,错过去了就是永久遗憾。 那时候就算派几十个军人过去站个点,都比一句话不说强,当时中国如果只是明确宣布琉球归属需要重新判定,美国的动作都会投鼠忌器,可当时国内事太多,政府态度又摇摆,结果这块地就这么直接落进美国手里。 更糟的是,琉球和台湾本来就是一对互相牵连的战略支点,它们在地缘格局里不是普通的岛,而像是两扇紧挨着的防线门板,一扇被拿走,另一扇的压力就会成倍增加。 台湾在东南方向是屏障,琉球在台湾的正东,是另一个天然的拦截点,如果琉球在我们手上,美国想往台湾方向投力量,就得先过琉球这一关,难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美国后来之所以敢让第七舰队闯进台湾海峡,就是因为琉球已经被他们牢牢抓住,它就是美国在西太的油库、兵站、机场、补给线,谁拥有琉球,谁就在东亚拥有预备打两场仗的底气。 如果那时候琉球归我们管,美国的舰机只要一靠近台湾,就等于是直接从我们眼皮底下路过,干涉台湾问题的成本立刻翻上几倍,美国绝不可能像后来那样随随便便来插手。 苏联用北方四岛压着日本几十年,让日本不敢在北部轻举妄动,要是我们当年把琉球抓住,日本的海上咽喉就落在我们手里了。 日本战后经济为什么能像开了挂一样?靠的就是海上贸易线安全,一旦琉球不在日本控制范围,这条生命线天天受威胁,日本哪还敢大踏步扩张?东海那些闹心的争端,恐怕也没地方冒出来。 可现在的局面反过来了,日本正因为牢牢占着琉球那一带,才敢在东海各种挑头,岛链部署、侦察机巡逻、军舰东来西去,这些动作都是靠琉球做依托。这个位置对他们太重要了,不靠它,他们在东海甚至连伸手的能力都没有。 更可惜的是,琉球并不是完全被动接受日本统治,美国托管时期,琉球人就不断抗议,喊着不愿当日本的附庸,要求自治、要求独立,甚至要求摆脱美军基地的占领,可他们缺了外部支撑声音,又被美国和日本一起压着,只能越喊越弱。 如果当年中国在琉球问题上表态强硬一点,哪怕只是提供合法立场,琉球内部的政治力量都会完全不同,今天的东亚局势也许有另一个走向。 现在我们面对的局面很明显,美国的第一岛链从南到北连成一条线,而最难撬动的关键位置,就是琉球。美国在这里驻军,日本在这里扩军,中美之间的海上博弈,很多阻力其实就是从这些岛屿上冒出来的,要进入远海、要突破封锁、要打破岛链,每一步都绕不开琉球。 这么看回头,当年那个节点错失太大了。苏联之所以能牢牢捏住日本,就是因为深刻懂得地理位置能改变局势,我们那时候若是更果断一点,现在很多困扰都不会出现得这么频繁。 但历史没办法后悔,已经过去的只能当成教训,琉球问题不是过去式,它其实从未被真正解决,《开罗会议》、《波茨坦公告》里的内容依旧在国际法层面有效,琉球内部对美军基地的不满,到今天还在持续。 未来琉球的走向,很可能会影响整个东亚的力量平衡。谁对这个地方理解得越深入,谁就越能在未来的博弈里占优势。 当年那一步慢了,换来的是几十年的牵绊;今天再看琉球,它已经不是历史遗留,而是未来战略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