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欧盟可以这样规定,中国也可以!2027年2月18日起,欧盟市场销

回顾过往读历史 2025-11-26 15:37:10

/既然欧盟可以这样规定,中国也可以!2027 年 2 月 18 日起,欧盟市场销售的手机除极少数例外,都得设计成消费者能轻松拆装更换电池的样式,不用复杂工具,不用找专业人士,普通消费者自己动手就能搞定,就像当年诺基亚时代那样,抠开后盖换块电池就能满血复活,这波操作简直说到了消费者心坎里,咱们中国没道理不跟上。 欧盟这规定还明确了电池可拆卸就是不用损坏设备和电池就能安全取出,可更换就是换完还能正常用,工具也只需要市售常见的,实在需要特殊工具,厂商还得免费提供,就是要把换电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交还给消费者。 看看咱们国内,现在就是这个问题最大,换个手机电池简直比登天还难,厂商们好像故意把电池藏得严严实实,就是为了让你没法自己换,只能乖乖找官方售后挨宰。 中消协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移动手机投诉量就有 23671 件,同比增长 65.54%,其中电池问题和售后服务纠纷占了很大比例,很多消费者吐槽手机用了一两年电池就不耐用,想换块电池却被售后的价格和门槛劝退。 就拿三星来说,有用户的 S20 手机电池衰减想换,售后报价连边框带电池要 1700 元,快赶上半台二手机的价格了;有的品牌更离谱,换块电池不仅要收几百块费用,还得提供发票和原装包装盒,少一样都不给修,有用户明明有线上购买记录,就因为没发票,质保期内也被拒绝免费维修,最后只能靠反复投诉才勉强拿到优惠。 更讽刺的是,很多厂商的售后政策还 “按闹分配”,同样的电池问题,有的用户投诉得多就能免费换,有的老实人就只能原价付费,这种混乱的售后体系,让消费者苦不堪言。 其实早年间诺基亚、摩托罗拉时代,换电池就是家常便饭,揣两块备用电池,出门根本不用担心没电,后来厂商为了追求所谓的 “轻薄”“防水”,硬生生把可拆卸电池给淘汰了,转头就把售后维修变成了赚钱的生意。 可实际上,可拆卸和轻薄防水根本不冲突,欧盟都已经用法规证明了,现在的技术完全能做到两者兼顾,那些说 “可拆卸电池就做不到防水” 的厂商,不过是为了垄断售后利润找的借口。 荷兰一家公司早就推出了模块化可换电池手机,不仅能轻松换电池,防水等级还达标,销量在欧洲一直不错,说明消费者对这种设计需求旺盛。 咱们国内手机厂商早年也是靠模块化设计起家的,上世纪 90 年代后手机产品结构模块化给了国产厂商发展机会,现在技术更成熟了,没理由做不出可换电池的手机,说白了就是愿不愿意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可换电池还能解决巨大的环保问题,我国年均产生的废旧手机超过 4 亿部,累计存量都快 40 亿部了,其中 60% 都被消费者闲置在家,正规渠道处理的比例才 5%。 这些闲置手机里,很多只是电池不行了,机身还完好,要是能轻松换块电池,就能继续使用,不用直接扔掉。 这也是电子垃圾增多的重要原因,要是能自己换电池,一部手机用个四五年不成问题,而且每延长一部手机两年使用寿命,就能减少约 25 公斤碳减排,相当于一棵树一年多的固碳量,而 1 吨旧手机能提取约 200 克黄金,比同等重量的金矿产出还高,既省钱又环保,何乐而不为。 欧盟都已经为消费者撑腰了,咱们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消费市场,更应该跟上这个趋势,让消费者真正掌握换电池的主动权。 现在国内消费者对手机电池问题的投诉越来越多,说明大家早就对 “换电池难、换电池贵” 的现状忍无可忍了。 厂商们也别担心技术上实现不了,欧盟的规定已经给出了明确方向,常用工具就能拆装,不影响防水性能,这些都不是技术难题,关键是要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只想着靠售后赚钱。 要是中国也出台这样的规定,不仅能让亿万消费者受益,还能推动手机行业回归理性,减少电子垃圾,促进环保,更能倒逼厂商提升产品质量,毕竟电池能轻松更换了,机身其他部件的耐用性也得跟上,这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有好处。 当年诺基亚的可拆卸电池设计能成为经典,就是因为贴合了消费者需求,现在技术更先进了,没理由让消费者在换电池这件事上再受委屈,欧盟能做到的,咱们中国一定也能做到,而且能做得更好。

0 阅读:4
回顾过往读历史

回顾过往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