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做梦都想让中日开战,但中国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华盛顿的算盘是复制乌克兰模式,用日本人的命耗死中国。但我们手里握着日本92%的稀土命脉和三艘航母的封锁权,为什么要跳进美国的陷阱?直接把日本经济掐死在摇篮里才是上策! 毕竟这两招,可比真枪实弹还要有用的多: 先说稀土,日本高端制造的 “维生素” 全靠咱供应。 别看有些数据说依赖度六成多,真正要命的重稀土,日本根本离不开中国,从高端芯片到精密仪器,每一样都得用。丰田那些混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心脏部位的永磁材料八成来自中国,少了这东西,生产线就得停摆。 之前印度突然断供稀土,铃木汽车的主力混动车型立马就停产了,股市当天就跌了不少,这还是小打小闹的影响。 更别提半导体行业,信越化学做光刻机镜头的稀土材料一断供,高端光刻胶生产线直接趴窝,营收跌得一塌糊涂。 日本不是没想过自救,搞了十几年 “稀土自主计划”,花了上千亿日元,结果南鸟岛海底的稀土藏在五千多米深的海里,开采成本是陆地的两百倍,一次试采几吨就要花上百亿日元,纯属赔本赚吆喝。 找印度、澳大利亚建替代供应链也没成,印度产量少还提纯不了,澳大利亚的矿石运出来,最后还得送到中国湛江加工,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咱。 中国只要稍微收紧出口,国际稀土价格就能翻着跟头涨,日本企业的成本直线上升,这种精准打击比炮弹管用多了。 再看航母带来的封锁权,更是掐住了日本的能源喉咙。 日本是个岛国,90% 的原油都得靠船运,而且几乎都走同一条航线,从马六甲经台湾到那霸,全程就一条单线,宫古水道就是必经之路。 中国的三艘航母往这儿一摆,等于把日本的 “输血管” 攥在了手里。之前有次台风过境,就给名古屋的 LNG 接收站断供了五天,中部电力直接拉闸限电,这还是和平时期的小意外。 要是真动真格,把宫古水道一封,日本的油轮就得绕远路,多走四天不说,运费直接翻三倍,自卫队那点家当根本护不住 —— 就两艘扫雷母舰,连护航航母都没有,拿什么来保航线。 更要命的是日本的能源储备看着厚,其实脆得很,全国的 LNG 储罐满打满算也就够发电 14 天,油罐车还严重不足,真被封锁了,前线的油料都供不上,自卫队的飞机撑不了几天就得趴窝。 这种 “家门口掐脖子” 的本事,比真开打省事多了,还没伤亡,光是能源短缺就能让日本经济乱套。 美国想让中日拼个你死我活,自己坐收渔利,但中国早就把账算明白了。开战对谁都没好处,反而让美国捡便宜,不如直接打经济七寸,既精准又安全。 日本右翼还在跟着美国喊口号,却没想想国内的企业早就快扛不住了。 那些依赖稀土的工厂停工,工人失业,渔民卖不出鱼,这些怨气最后都得算到挑事的政客头上。 美国倒是想卖武器给日本,但武器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替代稀土造汽车、造芯片,日本买再多 F-35,也解决不了生产线缺材料、家里缺能源的问题。 中国这招 “不战而屈人之兵”,比跳进战争陷阱高明多了,既戳破了美国的算盘,又能牢牢掌握主动权,让日本清楚知道谁才是真正掌握它经济命脉的,这种威慑力可比真刀真枪的冲突管用多了。 毕竟打仗是赔本买卖,掐住经济命脉才是稳赚不赔的上策,美国想让中国按它的剧本走,未免太天真了。


王志强
首先,三艘航母是锁不死日本的。日本海军最发达的是潜艇和反艇能力,但他的海上能力其实也不弱,纸面上看着日本的88舰队不如咱家,但你要知道,日本舰艇为什么这么新,他的舰艇服役个5-8年就封存了,大多舰艇并没有到期就封存了,为什么,这是为了保证日本的造舰能力。他的船厂就没有停过订单,订单有了,海军军工就能生存。另外,日本的重工也是,平时只要一有新技术。他家的兵工机床立马更新。产能只放出来1/5,那他怎么保证兵工厂的造血能力呢,那就是不停造,又不停的退,别忘了,中国站上世界第二才20来年,日本可是在这位子上呆了50多年。他攒下的家底,可以武装上百万的军队了。战略上咱可以轻视他,但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打仗不是儿戏,无论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多准备一颗子弹,说不定战时就少死一个人。这波不打则以,打就要打掉他所有的依靠,干残他的战争潜力。打服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