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0年,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期间她却只吃素菜。朱元璋不解,马皇后却说:“陛下

银柳探影 2025-11-25 21:19:38

1380年,马皇后陪朱元璋吃饭,期间她却只吃素菜。朱元璋不解,马皇后却说:“陛下要治宋濂的罪,臣妾为他积福。”朱元璋听后直接摔了筷子,愤然离席。第二天,他却免了宋濂的死罪。 说起明朝开国那会儿,朱元璋这人从乞丐和尚一步步爬上来,靠的就是狠劲和运气,可他身边总有个女人帮他稳住后院,那就是马皇后。马皇后本名不详,就叫马氏,安徽宿州人,家里本来有点小家底,她爸马公是当地富户,但元末乱世,马公得罪人逃到定远,把女儿托给老铁郭子兴。 郭子兴当时在濠州拉红巾军起义,马氏就成了他的养女,从小学诗书女红,长大后端庄大气,就是不肯裹小脚,人家后来都叫她大脚马皇后。朱元璋投军后,郭子兴看他身板壮实,打仗猛,就把马氏嫁给他,那年马氏22岁,朱元璋25岁。 俩人婚后,马氏就跟着颠沛流离,军营里缺粮少衣,她自己饿肚子也得先管士兵,朱元璋被郭子兴关起来不给饭吃,她还偷热饼揣怀里送去,烫伤胸口也不吭声。 朱元璋打下江山,1368年洪武元年在南京称帝,马氏36岁直接封皇后。她不像那些娇气的后妃,整天就知道争宠享福,马氏低调得很,旧衣服洗白了还穿,亲自管朱元璋的饭食,怕宫女做不好挨罚。朱元璋纳了不少妃子,一共26个儿子16个闺女,马氏对那些妃嫔和孩子一碗水端平,从不吃醋,后宫倒也太平。 她还劝朱元璋别太奢侈,建义仓备荒,设红仓给太学生家属发粮,这在明朝开了头,以后成了惯例。朱元璋脾气火爆,动不动就杀大臣,马氏总在旁边拐弯抹角劝,救了不少人。明史里说,她常等朱元璋从前殿发火回来,就找机会进言,缓和了不少刑罚。朱元璋自己也承认,没马氏,就没他的大明。 这事儿得从洪武十三年说起,那年是1380年,胡惟庸案闹得天翻地覆。胡惟庸是安徽定远人,早年跟朱元璋混,洪武六年升左丞相,七年管中书省,权大得很。他拉帮结派,专权跋扈,不把朱元璋放眼里,私吞贡品,结交外戚,还涉嫌通倭通蒙。朱元璋本来就讨厌丞相制度,觉得这玩意儿威胁皇权,早想废了。洪武十二年,占城国来贡,胡惟庸瞒着不报,太监云奇撞见才捅出去,朱元璋气炸了,先杀了汪广洋,再抓胡惟庸。洪武十三年正月,胡惟庸以谋反罪被砍,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也跟着死,九族抄斩。这案子没完,朱元璋借机清算淮西集团,拉出一堆人头账,前后株连三万多,韩国公李善长、陆仲亨这些开国元老都栽了。胡惟庸案后,朱元璋直接废丞相,六部直报皇帝,内阁大学士只管票拟,从此中国没宰相了,这制度明朝传了两百多年。 宋濂退休后在家著书,日子清闲,谁知孙子宋慎这小子不争气。宋慎性格顽劣,早被朱元璋训过,洪武十三年卷进胡惟庸案,证据确凿,说他和胡党有勾连。朱元璋一查,宋慎、次子宋璲都得死,按照株连九族,71岁的宋濂也跑不了,被抓到京师,铁链锁着押解,路上颠簸得够呛。 太子朱标急眼了,宋濂是他恩师,教他经史子集,朱标跪在朱元璋面前求情,磕头磕出血,朱元璋铁了心,说胡党必须斩草除根,不松口。朱标气急,跑到御河边想投水,侍卫拉住才没成事儿。这消息传到后宫,马氏叹气,她知道朱元璋刚猛,得用软功夫。马氏没直接哭闹,她让人备了顿素饭,等朱元璋来吃。朱元璋坐下,见桌上全是菜豆腐,没荤没酒,奇怪问怎么回事,马氏说她在为宋先生积福,宋濂一生教书育人,老实本分,和胡惟庸没交集,全是孙子连累。朱元璋正窝火,听了更气,筷子一摔就走了。第二天,早朝上朱元璋改口,宋濂免死,流放茂州安置。明史后妃传里记着,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 胡惟庸案不光杀了人,还改了明朝的规矩。朱元璋废丞相后,权力全抓手里,六部尚书直对皇帝,内阁起初就是秘书班子,后来永乐时才变首辅。这案子牵连广,淮西老乡集团基本灭了,李善长家奴告发他通胡党,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死,株连三万。蓝玉案接着来,洪武二十六年蓝玉通蒙古被杀,又一万五千人头落地。朱元璋这波操作,表面清君侧,实际防权臣,皇权空前集中,可也杀红眼了,开国功臣剩不了几个。马氏在世时,总劝他别滥杀,宋濂这事儿就是例子,她说老百姓请先生都礼敬,天子家更该如此。朱元璋听了,缓了刑,可案子规模还是大,民间传得沸沸扬扬,说是朱元璋疑心病重,借机清洗。 马氏自己也没享几年福,洪武十五年八月,她突然病了,胸闷头晕,太医束手,她拒服药,说药无效会连累医生。临走前,拉朱元璋手嘱咐,求贤纳谏,子孙贤能,百姓安乐。51岁就没了,朱元璋哭得死去活来,一夜白头,从此不立后,李淑妃郭宁妃代管后宫,但没皇后号。葬在孝陵,出殡那天大雨,朱元璋拔剑骂天,说天不怜悯他。马氏谥孝慈高皇后,明史赞她慈德昭彰,影响后世。朱元璋余生,每年忌日去陵前烧香,洪武三十一年他也走了,合葬孝陵。

0 阅读:10
银柳探影

银柳探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