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现在宁愿等网约车,也不坐出租车?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出租车,已经彻底活成了自己当年最瞧不起的样子,价格不透明、服务看运气、体验像开盲盒。 说白了,现在大家宁愿在路边站着等网约车,也不抬手拦出租车,根本不是没的选,是出租车自己把乘客推走了。 想当年,出租车可是城市里的脸面,出门能打上一辆,那叫一个方便体面,司机师傅说话客气,车里没有乱七八糟的味儿,计价器该怎么跳就怎么跳,没人想着耍花样。 可现在倒好,出租车成了让人躲着走的存在,价格不清不楚,服务马马虎虎,谁还愿意自找不痛快。 坐出租车就跟开盲盒似的,没上车就心里发慌。你永远不知道最终要花多少钱,明明手机导航算着就几十块,到地方计价器能蹦出好几百,问起来就是夜间附加费、堵车等候费,这些费用上车前没人跟你说一句。 遇上堵车更闹心,计价器“滴答滴答”跳得比啥都快,司机还一副“这没办法”的样子,你只能眼睁睁看着钱往上涨。 更让人窝火的是挑活儿拒载,稍微远点儿或者不顺路的地方,司机要么假装没看见你的招手,要么停下来问清楚目的地就找借口开走。 好不容易坐上车,车里可能飘着烟味,座套上有污渍,想让开个窗户都得看司机脸色,这哪是花钱买出行,分明是花钱买气受。 这事儿的根子,其实就是那笔甩不掉的“份子钱”。以前出租车少,司机跑几趟就能凑够份子钱,剩下的钱都是自己的,自然愿意好好服务。 可现在街上的车多了,竞争越来越大,份子钱却没降多少,司机每天一睁眼就欠着公司几百块,不琢磨着多赚钱根本撑不下去。 于是绕路、乱加价这些操作就冒出来了,可越这么干,乘客越不愿意坐,司机的生意越差,就更得靠违规增收,最后走进了死胡同。 而网约车刚好踩中了这些痛点,一口价明明白白,出门前就知道要花多少钱,不会中途变卦,司机服务不好还能给差评,平台会管,车内环境也有要求,不用看司机脸色,这一对比,选网约车不是理所当然吗? 更让人无奈的是,出租车行业的改革一直只停在嘴上,那些出租车公司拿着固定的份子钱,把风险和成本全推给司机和乘客,自己啥也不管。 想让他们降点儿份子钱,比登天还难,运营模式几十年不变,明明非高峰时段很多车空跑着浪费资源,也不想着怎么优化。 其实出租车行业的衰落,跟技术没关系,就是丢了服务的本质。网约车能起来,也不是靠什么高科技,就是把出行该有的样子还给了乘客——明码标价、服务有保障、花钱不受气。 现在的乘客心里都有数,谁能让出行顺顺利利,就选谁,这个选择根本没法逆转。 还有个关键点没人提,现在大家出门都图个踏实,网约车的行程能分享、路线能看到,心里有底。 可坐出租车,路线全凭司机说,万一遇上绕路,没证据也说不清,这种不安全感,比多花钱更让人难受。 出租车要是还抱着老一套不放,不把乘客的感受当回事,不打破那些不合理的规则,迟早得被市场甩在身后。 以上是小编个人看法,你有什么新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