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契约精神!”河南,男子花 11.11 元秒杀小米冰箱,付款成功后不发货。店铺:系统配置错误,给你 30 元红包!男子:把我当要饭的? 11 月 11 日零点刚过,正在平台浏览促销活动的张先生突然看到小米旗舰店的一款双门冰箱显示“秒杀价 11.11 元”。 虽然心怀疑虑,但商品介绍、规格参数和历史评价均正常,且页面显示“限时秒杀”,张先生便迅速下单支付。 “付款成功的那一刻,我还专门确认了三遍。”张先生回忆道。他原本以为是双十一活动的惊喜福利,却未料到后续却成为一场漫长的维权抗争。 几天过去,订单状态始终停留在“待发货”。就在张先生准备询问时,他收到一条来自店铺的系统消息: “因系统配置错误,导致冰箱标价异常,无法发货,向您提供 30 元红包。” 这条通知让张先生极为恼火:“我不是要讨红包,我要的是你们履约!”他立即与店铺客服沟通,并多次强调自己不接受取消订单。 然而客服的回复却令他更加气愤:“亲亲,我们这算错价哦~建议您接受补偿,不然也没办法发货呢~” 面对这种轻描淡写的敷衍语气,张先生怒火难平。他表示:“他们用这种‘亲亲’的语气完全不正视问题,好像消费者提出合理诉求就是在胡闹。” 在与店铺沟通无果后,张先生向平台提交了投诉,希望平台能够督促商家履行订单。但平台在审核后回复称: “商家可能设置价格错误,平台可依规则处罚,但鉴于订单金额较低,商家可能选择接受处罚而非发货。” 看到这段回复,张先生情绪彻底失控。 “订单金额低就可以不发货?平台这是明摆着告诉消费者:你花得少,就没资格要求权益!”张先生直言平台的态度比商家更让他愤怒。 为了进一步维护自身权益,他继续向平台客服要求强制商家履约。然而客服却劝他“接受补偿,避免耗时耗力”。 张先生形容当时的感受:“这句话就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原来在平台眼里,消费者维权竟然成了一种‘不值得’的麻烦。” 感到被反复敷衍的张先生决意不再沉默。他整理事件经过、附上订单截图,将内容发布到社交平台,并写下“不是为了冰箱,而是为了消费者的尊严”。 帖子迅速引起大量网友关注。有网友愤怒表示:“错价也是商家的责任!不能让平台纵容商家乱来!” 也有网友嘲讽:“平台这态度就是告诉你,你花十一块钱买不来一个权益。” 更多网友认为平台的回复属于典型的“和稀泥”,“以补偿代替责任”“用低价否定法律效力”的做法不应成为行业默认处理方式。 见越来越多的评论支持自己,张先生情绪稍有缓解,但仍难掩心中的失望:“我从头到尾不是为了占便宜,而是为了让他们尊重消费者。” 随着舆论的持续发酵,平台客服主动联系张先生,表示正在与商家沟通,“争取给出更合理的处理方案”。但截至目前,是否会强制商家履行订单仍未有明确结果。 张先生对此保持冷静:“冰箱发不发货不重要,重要的是平台不能总让消费者吃哑巴亏。” 该事件在网上的讨论不断延伸。有业内人士指出,电商促销期间错价事件并不罕见,但商家与平台不能只依赖一句“系统错误”来逃避责任。 消费者维权难、成本高,一旦被劝退,多数人会选择沉默,从而助长不规范处理方式的蔓延。 对于张先生而言,这场维权已不仅是个人小事,更是对整个消费环境的一次提醒。 “我只是希望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时,不会有人像我一样被敷衍,被轻视。”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