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江苏徐州,80后男子离家时,突然跪在大门口,对着房间三叩首!跪别再无亲人的

寻觅山城 2025-11-25 10:04:48

泪目!江苏徐州,80后男子离家时,突然跪在大门口,对着房间三叩首!跪别再无亲人的老家,原来,父亲3年前去世,母亲重病在养老院已是最后时光,此次回家是探望母亲,他锁好门后将钥匙藏在门口砖头下离去。网友:“门后犹存训子棍,堂前再无唤儿声”! 范先生今年四十出头,是个典型的80后。他这次回村,是因为养老院的医生说,母亲的时间不多了。3年前父亲走后,母亲就因重病住进了养老院,空荡荡的老宅,只剩院角那棵老槐树还守着。探完母亲从养老院出来,他直奔老宅,这是每次回村必去的地方,只是这次,是要锁门离开,不知下次何时再来。 以前每次出门打工,父亲总坐在门槛上抽旱烟,母亲追着往他包里塞煮好的鸡蛋,直到他走到村口,回头还能看见两人倚着门框望。 这次他走到院门口,摸出钥匙锁门,手指摩挲着门框上的旧刻痕——那是他小时候量身高刻的,最高一道还留着父亲的批注“吾儿长过我矣”。锁好门,他蹲下身,把钥匙塞进门口第三块砖的底下,砖缝里还留着小时候藏糖的痕迹。 直起身,他对着老宅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头,起身时,衣裳已被泪水打湿一片。 有网友说:“我爸走后我锁老家门,钥匙揣了三年不敢丢,总觉得转个身他还会坐在门槛上喊我吃饭” “以前嫌母亲唠叨,嫌父亲管得多,如今锁门时才懂,那声‘路上小心’,才是故乡最沉的牵挂”。 范先生跪的不是老宅,是没了爹娘的念想啊!父母在时,老宅是“家”,推开门有热饭,走出门有目送;父母不在了,老宅就成了“回忆”,每块砖、每根梁都刻着爹娘的影子。 有人说“不就是个老房子吗?”可对咱普通人来说,老宅从来不是钢筋水泥的屋子,是母亲在厨房的炊烟,是父亲在院里的咳嗽声,是冬天炕头的暖意,是夏天院中的凉席。 范先生藏钥匙的那块砖,藏的不是开门的工具,是“万一娘好了还能回来”的念想;他磕的三个头,叩的是父母二十年的养育,是再也听不到的“唤儿声”。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宝的不是老人,是老人在,就有“来处”——知道自己从哪来,知道有人等自己回;老人不在,只剩“归途”,那归途里,全是回忆的碎片。 还有人说“人要往前看”,可往前看的路上,总得有个回头的地方。老宅就是那个回头的地方,爹娘在时,回头能看见他们;爹娘不在了,回头能看见自己的童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归途不是地理上的老家,是心里的牵挂。希望大家趁爹娘还在,多回几趟家,多喊几声“爹”“娘”,别等锁门时才后悔,当初没多陪他们坐会儿;别等藏钥匙时才明白,那扇门,一旦没了爹娘的守候,就再也不是“家”了。 所谓幸福,不过是推开门能喊人,走出门有人送,这份简单,才是最该珍惜的福分。 80后男子跪别再无亲人的老家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寻觅山城

寻觅山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