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竟成了印度的头号仇敌!   就在“光辉”战机坠毁的巨大火光还未熄灭时,印度媒

波览历史 2025-11-25 09:18:12

美国竟成了印度的头号仇敌!   就在“光辉”战机坠毁的巨大火光还未熄灭时,印度媒体发动了一场针对美国的舆论围剿。从今日印度到经济时报,借口出奇一致:都怪美国引擎给慢了、给坏了。这种把技术无能转化为外交勒索的操作,让全世界都看清了印度工业的流氓底色!   2025年11月21日迪拜航展的一声巨响,不仅让印度37岁的王牌飞行员纳曼什·西亚尔中校付出生命代价,更撕开了“印度制造”的遮羞布。   编号LA-5026的“光辉”MK1A战机在表演中突然失控坠毁,事故原因还没进入正式调查阶段,印度媒体就集体将矛头对准美国通用电气的F404发动机。   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甩锅操作,与其说是舆论反击,不如说是心虚之下的自欺欺人。   如果看看印度另一款“明星装备”阿琼坦克,就能明白这种甩锅套路早已是印度军工的惯用伎俩。   这款1980年代就启动研发的主战坦克,号称“国产标杆”,结果研发周期比“光辉”战机还长,直到2023年才正式列装。   可在边境演习中,阿琼坦克多次上演集体“罢工”,发动机突然熄火、炮塔旋转失灵成了家常便饭,甚至需要救援车辆全程跟队保障。   面对质疑,印度军方和媒体的说法和现在如出一辙:德国提供的发动机是翻新报废品,法国炮塔和印度底盘接口不兼容,以色列火控系统反应迟缓。   《简氏防务》早就曝光,阿琼坦克的核心部件来自十几个国家,就像一件“万国零件拼接服”,出了问题却从不愿反思自身整合能力,只会把责任推给供应商。   再看印度耗时23年建造的“维克兰特”号航母,同样是“组装式国产”的典型。   这艘航母的动力系统来自美国,雷达和电子设备源自以色列,舰载机还得依赖俄罗斯米格-29K,结果三次下水都出现故障,2022年正式服役后,多次因管线泄漏、动力系统故障返厂维修。   面对外界嘲讽,印度媒体依旧熟练地甩锅:俄罗斯提供的舰载机可靠性不足,以色列雷达兼容性有问题。   这种遇事就找外部借口的习惯,已经深入印度军工的骨髓,从航母到坦克再到战机,无一例外。   印度这次之所以急着把“光辉”坠机的黑锅扣给美国,核心还是为了保住岌岌可危的国际军售市场。   迪拜航展本是印度推销“光辉”战机的关键场合,他们提前联络了马来西亚、阿根廷等潜在买家,甚至放出“订单即将落地”的消息。   可战机当众坠毁,加上四天前参展“光辉”因机身滴落液体引发漏油争议,印度的出口计划瞬间泡汤。   更让印度焦虑的是,国际军售市场早已是买方市场,韩国FA-50战机凭借成熟技术和稳定性能,已出口到菲律宾、波兰等十几个国家;瑞典“鹰狮”战机更是以高可靠性占据中端市场主流。   这些战机的核心部件也有进口,但从未出现过类似印度的甩锅操作,因为人家有成熟的整合技术和负责的售后态度,而印度只学到了“组装”的皮毛,却没学会承担责任。   美国通用电气对印度的指责始终保持克制,背后其实是地缘博弈的考量。   这些年美国为了推进印太战略,对印度军工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出售F404发动机,还计划向印度转移F-16战机生产线,甚至批准出售30架MQ-9B无人机,总价值超过30亿美元。   可印度的甩锅行为,已经触碰了美国的底线,据美媒报道,通用电气已暂停后续发动机交付,要求印度出具正式事故调查报告。   这意味着印度2025年8月增购的97架“光辉”MK1A战机,可能面临“有机身无发动机”的困境。   要知道,印度之前订购的近100台F404发动机,四年才交付4台,如今再出这么一档子事,后续交付恐怕会更加遥遥无期。   这种甩锅操作在印度其他领域也屡见不鲜。   之前印度引进日本技术修建的高铁,试运行期间就多次发生故障,甚至出现撞牛事故,印度媒体第一时间指责日本技术不适应印度路况。   新冠疫情期间,印度国产疫苗因有效性不足遭多国拒绝,官方却抱怨国际社会“打压印度制造”。   这些案例都说明,印度习惯用民族情绪掩盖技术短板,用外交勒索替代科学反思。   可工业发展从来不是靠嘴炮,而是靠脚踏实地的技术积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光辉”战机的F404发动机,在美军F/A-18战机上历经实战检验,累计飞行超千万小时,故障率仅0.03%,而印度组装后却问题频发,这背后的差距不言而喻。   网友的评价很犀利:“印度军工的强项不是造装备,而是给失败找借口。”   从“卡弗里”发动机研发39年最终失败,到“光辉”战机坠毁后甩锅美国,印度始终不愿承认自身工业体系的短板。   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仅让飞行员的牺牲变得更加可惜,也让“印度制造”的国际信誉一落千丈。

0 阅读:0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