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远在美国的李宗仁看报纸上登着“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新闻,很疑惑

蕊蕊聊过去 2025-11-24 15:42:04

1958年,远在美国的李宗仁看报纸上登着“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新闻,很疑惑的问身边的人:壮族是从哪里来的?壮族人有什么特点?李宗仁这个曾经的“广西王”,居然不知道“壮族”是什么民族。 1958年的一天,美国纽约长岛,李宗仁照例翻看从香港寄来的中文报纸。忽然一条消息让他停住了手: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了。他盯着“壮族”两个字看了半天,抬头就问身边人:“壮族是哪儿来的?我咋从来没听说过?”身边人也被问住了,谁也答不上来。这位当年号称“广西王”、在广西掌权二十多年的老军阀,竟然连自己老家最主要的民族叫什么都不知道,说出去谁信? 李宗仁管广西那会儿,从1925年到1949年,官方文件里压根没“壮族”这个说法。当地人最多叫“俍人”“土人”“侬人”“仲家”,老百姓自己也说“我是本地人”。人口统计表上,少数民族那一栏永远写着“其他”。他带兵打仗,认得桂西子弟能吃苦、会爬山,可谁也没给他上过一堂“民族课”。 真正给壮族正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1950年开始,中央派民族识别工作队进广西,翻山越岭、走村串寨,挨家挨户问语言、问习俗、问历史。几年下来,把说壮语、聚居在左江右江红水河流域、过三月三歌圩、敲铜鼓、织壮锦的这一大群人,确定为同一个民族。先叫僮族,后来周恩来同志提议改成“壮族”,取强壮的意思。1958年3月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挂牌,壮族一下成了全国56个民族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这在当时是天大的喜事。南宁街头挂红旗,电台开壮语节目,学校用壮文教课本,过去被看不起的“土兵”“俍人”,第一次挺直腰杆说“我们是壮族”。三月三歌圩,山坡上唱山歌的、抛绣球的、抢花炮的,热闹得把云彩都挤开了。 而远在太平洋彼岸的李宗仁,看到报纸上这几个字,只能干瞪眼。他那会儿的广西,还是军阀混战、土匪横行、老百姓连温饱都难的旧社会。哪有精力、哪有条件去搞民族识别?新中国用不到十年时间,就把过去几千年没解决的事给办了,这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件事,两个人,两个时代。李宗仁的疑惑,恰恰说明旧社会对少数民族的忽视有多深,也说明新中国民族平等政策走得有多实。壮族同胞从没有正式名字,到当家作主建自治区,这一步跨得痛快、跨得自豪。

0 阅读:108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