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务省及驻华机构相关统计显示,2024年在华日侨约9.8万人,较2012年1

清风共谈 2025-11-24 11:55:45

日本外务省及驻华机构相关统计显示,2024年在华日侨约9.8万人,较2012年15.03万的峰值减少35%。 数据显示,日侨在华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 近年来,随着部分日资企业在华业务调整收缩,日侨人数下滑成为必然趋势。 也有一些日本人选择留在中国,成为“新侨”:如在华工作的日本企业高管,结束职务后选择继续在华生活; 又如部分在华经营成功的日企从业者,很少选择回日本,多是继续深耕经营,甚至扩大在华业务,这类群体的留存尚未完全体现在整体统计数据中。 为什么在华的日本人越来越少? 其一,是日资企业的战略调整。 随着中国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合理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日企纷纷把工厂转移到越南、泰国等国,这些国家不仅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同样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尽管也有不少日企因转型升级在华扩大投资(2025年1-9月日本对华投资逆势增长55.5%),但从整体岗位规模来看,部分领域日资企业岗位减少,直接导致日侨人数下滑。 其二,是国货竞争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货崛起,很多本土品牌不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价格,都与日企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相比于部分日企,本土品牌不仅在价格上更具优势,在产品研发和本土化适配方面也逐渐走到前列,导致部分日企在华经营承压、市场份额收缩,间接影响了日侨在华就业和居留规模。 再者,中日关系时有波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部分日本人在华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此外,日侨社区的活跃度变化也有影响:以北京为例,据相关统计,北京日侨数量较峰值减少六成; 又如上海,过去十年间,在沪日侨减少上万名。 日侨社区日渐冷清,也进一步影响了在华日本人的居留意愿,“居无定处”的感受让不少人选择离开。 在华日侨人数的锐减,一方面反映出部分日企在华竞争力的阶段性下滑,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市场正在加速升级转型,国货消费崛起、产业结构优化正是这一转型的重要体现。 在华日侨少了三成多,越想越觉得是双向变化的体现。 一方面是日企没跟上中国市场升级,要么搬去东南亚,要么扛不住国货竞争; 另一方面中日关系波动、日侨社区冷清,也让不少人没了归属感。 这既是国货崛起的底气,也提醒咱们得兼顾包容和交流,双向适配才能共赢,光靠一方发力没用。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清风共谈

清风共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