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日真打起来,双方谁能拉来更多援军支持自己呢?美国智库是这样预测的,中日可能

掘密探索 2025-11-24 11:50:17

假如中日真打起来,双方谁能拉来更多援军支持自己呢?美国智库是这样预测的,中日可能在2026年3月左右爆发冲突,这事儿一旦成真,整个亚洲的格局都得被改写。   日本觉得自己有不少厉害的帮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美国,早在1960年,美国和日本就签了个《美日安保条约》,里面第五条写着要一起防御。   2024年的时候,美国拉着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搞了个超大规模的演习,4.5万人,那场面看着可壮观了,好像铁了心要给日本撑腰。   可美国在俄乌冲突里的表现,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美国给乌克兰送了好多武器装备,钱也花了不少,2023年给乌克兰的军援都好几千亿美元了,可就是死活不愿意派地面部队去前线。   为啥?还不是怕自己士兵有伤亡,不想真刀真枪地干,要是中日真打起来,美国大概率还是老一套,派航母在远海晃悠晃悠,给日本提供点零件,搞搞远程打击啥的,真要让美国士兵为了日本去拼命,那根本没门儿。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时候,那狼狈样,就跟丧家之犬似的,这就是华盛顿权衡利弊后的真实做法。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在这场“戏”里,就跟来打酱油的差不多,澳大利亚在“利剑25”演习里,就参与了几个小项目,2024年,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贸易额都涨到2000亿澳元了,中国可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要是澳大利亚选边站,它卖的铁矿石、葡萄酒这些,指定得受影响,损失可大了去了。   加拿大2023年军费开支才占GDP的1.3%,自己国家的领空,好多时候还得靠美国巡逻,真要派队伍来帮忙,最多就是个“看热闹的”,根本干不了啥实事。   日本还想把欧盟拉进来,这简直就是白日做梦,2024年,中国和欧盟的贸易额都突破8000亿美元了,德国的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工厂,雇了好几十万员工,德国靠在中国卖汽车赚了不少钱。   欧盟高层来中国访问的时候,反复说不选边站,欧盟靠和中国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才不会因为日本几句好话就改变立场。 中国这边的帮手,那可都是实打实的,俄罗斯就是中国最铁的“战略哥们儿”,虽说没签正式的军事同盟,但2024年“东方 - 2024”军演的时候,中俄两军在日本海搞了联合巡航。   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巡洋舰,还帮中国舰艇突破第一岛链打掩护呢,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在能源方面,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2024年给中国输送了4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占中国进口天然气的15%。   要是真打起来,俄罗斯能保证中国的能源供应,这对打仗的时候能坚持多久可太重要了,就好比打仗的时候有吃不完的粮食。   上合组织的那些成员国,也是中国的隐形帮手,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在2023年参加了“和平使命 - 2023”联合反恐演习,帮中国稳住了中亚的后方,让中国不用分太多心去管那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那可是“全天候战略伙伴”,2024年,中巴联合生产的JF - 17战斗机都列装新中队了,真要打起来,巴基斯坦能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牵制对手,让对手不能全心全意地对付中国。   东盟国家这边,2024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都超过6.5万亿美元了,泰国、马来西亚的港口,好多都靠中国的货轮,菲律宾虽然和中国有点小摩擦,但真要让它选边站,它肯定不敢跟着日本冒险。   2023年,中国给菲律宾的援助都12亿美元了,是日本援助的三倍呢,还有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手里的否决权可厉害了,关键时候能扭转或者掐灭对咱不利的提案,就跟有了一把尚方宝剑似的。 在这场假想的干架里,日本看着喊了不少帮手,其实都是各怀鬼胎,美国想占便宜,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就是来凑凑热闹,欧盟保持中立,日本喊来的这些帮手就像纸糊的老虎,看着吓人,一捅就破。   而中国喊来的帮手,虽然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同盟条约,但都是因为利益绑在一起,还有老交情,关系铁得很。   不过说到底,现在打仗,输赢关键不在帮手有多少,而在利益有多深,后勤保障行不行,日本资源都得靠进口,工业供应链也脆弱得很,要是海上被封锁了,日本的军事机器和社会运转很快就得瘫痪,就像一辆没油的车,跑都跑不动。   中国就不一样了,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后勤保障,901型快速补给舰能支撑远洋作战,能一直生产武器装备,就像有一个取之不尽的武器库。   更重要的是人心向背,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的伤痛还没好呢,要是日本挑起冲突,国际社会肯定不会同情它,大家都会指责它。   中国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会得到很多国家的理解和支持,十四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这种力量是打仗的时候最厉害的底气,比啥都管用。   中日要是真打起来,那可不是啥好事,遭殃的还是老百姓,还是希望双方能以史为鉴,坐下来好好商量,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别让亚洲陷入战火,让和平的阳光继续照着咱们这片土地,让咱们能安安心心地过日子。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