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战士李陶雄中弹牺牲,送葬途中遗体竟两次从车上跌落,护士郑英察觉异样,

孔甲丙今说史 2025-11-24 01:23:02

1984年,战士李陶雄中弹牺牲,送葬途中遗体竟两次从车上跌落,护士郑英察觉异样,决定查看棺袋,结果当她打开塑料袋那一刻,眼前的一幕令人后怕! 李陶雄1963年出生在湖南郴州桂阳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靠种地过日子,兄弟姐妹多,从小他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挑担扛锄头,练出一身硬朗身板。村里孩子玩耍时,他已经在田里帮忙,风吹日晒皮肤黑得发亮,吃苦从来不喊累。1981年他18岁应征入伍,坐火车去了广西,分配到独立师一团三连,当上普通一兵。 入伍后训练苦得要命,每天早起出操跑步负重,他咬牙跟上,从不掉队。投弹射击队列样样练得认真,很快就成了班里骨干。1983年提干当上班长,负责尖刀班,带战士们执行边境任务。那时候中越关系紧张,他主动请缨上前线,部队开到茅山阵地,他带领班员挖猫耳洞,清除雷区,侦察敌情,总走在最前面。 尖刀班任务重,经常夜里摸黑前进,趟雷区开路,他用探雷针一点点探,战士们扛枪紧跟。阵地坚守时,他分配岗哨,检查装备,吃压缩饼干先让别人多拿。战友们都服他,作风硬实,对人照顾。1984年5月,茅山战斗打响,他率班配合大部队牵制敌军,潜入敌后切断增援,完成多次艰巨任务。 5月9日下午,阵地炮火密集,一发炮弹直冲身边战友落下,李陶雄扑过去用身体护住战友。爆炸后战友没事,他全身嵌满弹片,鲜血染红地面。战友们抬他下火线,送到前线救护所。医生剪开衣服,弹片密密麻麻,失血严重,抢救七小时,心跳停止,确认牺牲。 部队按规定给他追授二等功,寄烈士证回家乡。父亲收到证书,赶到广西烈士陵园,对空坟磕头痛哭。那时候遗体已装进塑料棺袋,盖白布,由护士郑英负责护送后方。郑英在前线见多生死,对这位救人班长特别敬重,决定护好最后一程。 运送军车走山路,颠簸严重。郑英用棉被垫棺袋,四周塞紧。车过坑时棺袋第一次滑落砸地板,她和司机抬回,用绳绑牢,又塞衣物缓冲。车继续走,轻微颠簸下棺袋第二次滑落,绳子没松,垫物没移,这不正常。郑英想起遗体规律,正常死亡很快僵硬,不会这样滑。 她停车解绳,掀白布,拉开塑料袋拉链。手指触碰手臂,还有微弱温热,按颈部和手腕,感觉到极弱脉搏。郑英立刻判断是失血过多导致假死,还活着。赶紧掉头送南宁303医院,一路监测脉搏,不敢松手。 医院医生掀袋子,看到伤口感染生蛆,高烧严重,X光显示近两百弹片,三块贴心脏。专家组先清理感染,每天夹出蛆虫,控制高烧。然后开胸手术,取出心脏边弹片,持续十三小时。之后多次手术,取56块,其余上百块贴要害留体内。 李陶雄昏迷78天,医生建议截肢,他隐约听到摇头拒绝。换药时痛得钻心,他咬牙不吭声。7月26日醒来,第一句问阵地攻下没,在场医护全红了眼。消息传开,部队和家人从悲痛转喜,原烈士证作废,父母赶到医院抱头哭。 伤好些后,他左眼失明,右眼0.5视力,残留弹片阴雨天疼得厉害。拒绝部队照顾,带残疾证退伍回湖南老家。当地安排工作,一位姑娘佩服他事迹,不嫌残疾嫁给他,婚后生活平稳。他常说捡回这条命值了,从不后悔扑救战友。

0 阅读:91
孔甲丙今说史

孔甲丙今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