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女子给老公打电话让他接自己回家,谁知对方就是不接,女子回家后和他吵了一架并打了他一巴掌,结果丈夫反手就是一耳光将女子打得耳膜穿孔。女子气愤万分报了警,结果悲剧了。 女子姓刘,和老公张某结婚六年,膝下有个四岁的女儿,俩人日子过得不算宽裕,却也能凑活安稳——刘某在小区门口守着间十平米的小卖部,起早贪黑赚点零碎钱,张某在附近工地干钢筋活,力气大但性子闷,遇事总爱躲着不吭声,俩人为柴米油盐拌嘴是常事,可从没红过手,谁都没料到,一场没接电话的小事,会闹到无法收场。那天傍晚突降小雨,天黑得比往常早,刘某小卖部关门前清货,忙到快十点才收尾,推电动车时发现电瓶没电了,雨丝飘在脸上凉飕飕的,路边连个出租车都拦不到,她掏出手机给张某打了五个电话,要么响两声就断,要么干脆没人接,最后直接提示正在通话中,挂了再打,依旧没人接。 刘某憋着气,推着沉得挪不动的电动车走了半小时,裤脚沾满泥水,头发也被雨打湿贴在脸上,进门时浑身发冷,一抬头就看见张某窝在沙发里刷短视频,手机静音扔在茶几上,屏幕亮得晃眼,旁边还放着没喝完的啤酒罐。“我打了五个电话你为啥不接?电动车没电我推了半小时回来,淋得跟落汤鸡似的,你就搁家瘫着?”刘某声音带着哭腔,又气又委屈,张某头都没抬,含糊应了句“干活累,没听见”,语气敷衍得像在应付陌生人。这话彻底点燃了刘某的火气,想起自己守店一天的疲惫,淋雨推车的狼狈,再看丈夫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她抬手就往张某后脑勺扇了一巴掌,力道不算重,却带着满心的火气,清脆一声,打破了屋里的沉闷。 张某当时正刷到工地拖欠工钱的吐槽视频,本就憋着火,后脑勺挨了一下,火气瞬间冲上头,也没多想,反手就抡了回去,一巴掌结结实实扇在刘某左耳上,响声震得屋里静了两秒,刘某当场被扇得踉跄一步,捂着脸蹲在地上,耳朵里嗡嗡直响,外界的声音全变成了模糊的杂音,指尖碰到耳廓,疼得钻心,眼泪顺着指缝往下掉。四岁的女儿在卧室听见动静跑出来,看见妈妈蹲在地上哭,爸爸站在旁边脸色发白,吓得当场哭出声,抱着刘某的胳膊喊妈妈,张某这才回过神,看着妻子泛红的耳朵,又看了看哭着的女儿,瞬间慌了神,伸手想拉刘某,却被她一把甩开。 刘某越想越委屈,耳朵疼得厉害,觉得丈夫根本没把自己当回事,连夜打了报警电话,民警赶到后,见刘某耳朵红肿,说话总下意识侧着右耳听,当即让她去医院检查。第二天检查结果出来,左耳耳膜穿孔,医生说至少要养三个月,恢复不好可能留永久性耳鸣,甚至影响听力,后续伤情鉴定下来,刚好够轻伤二级——这可不是普通家务纠纷,已经触碰到法律红线,民警没再调解,直接把案子移交给了公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起诉张某。 张某这时候才彻底慌了神,跑到医院给刘某道歉,又是端水又是喂药,求她出具谅解书,说自己当时是气糊涂了,没想过会把人打成这样,还主动凑了2.8万,把家里仅有的积蓄都拿出来,赔偿刘某的医疗费、营养费。刘某看着眼前悔容满面的丈夫,又看了看哭着要爸爸的女儿,心里又气又纠结,气他下手没轻重,可看着孩子可怜,终究还是软了心,最后出具了谅解书,可法律的底线从不会因为“家务事”放宽——轻伤二级已构成刑事犯罪,哪怕有谅解书,也难逃法律制裁。 法院审理时,考虑到俩人是夫妻,张某认罪态度良好,且主动赔偿获得谅解,系激情犯罪,未造成更严重后果,最终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缓刑看似不用坐牢,可案底会跟着一辈子,后续张某想换份安稳工作,考个技能证书,甚至孩子以后升学、政审,都可能受影响;刘某养伤期间没法看小卖部,没了收入来源,耳朵时不时耳鸣,夜里总睡不好,孩子见他俩大声说话就躲在衣柜里哭,留下了心理阴影,原本还算安稳的家,因为两记耳光彻底散了大半,俩人现在分房睡,离婚的事提了好几次,就因为舍不得孩子一直拖着,好好的日子,愣是被一时的冲动毁得面目全非。 说到底,这场悲剧的根源,从来不是没接电话的小事,而是夫妻间情绪失控的暴力,以及对法律边界的无知。多少人觉得“家务事动手不算事”,可法律从不会纵容任何故意伤害行为,哪怕是夫妻,只要造成轻伤及以上伤害,照样要承担刑事责任;更可笑的是,俩人从拌嘴到动手,全程没想着冷静沟通,刘某先动手有错,张某反手施暴更不该,一时的火气,换来了刑事案底、家庭破裂、孩子受惊,这样的代价,实在太沉重。夫妻过日子,哪有不闹矛盾的?遇事多份包容,少点冲动,哪怕吵两句也别抬手,动手既伤感情,又触法律,最后只会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