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共遭到俄军524个空袭武器的攻击,其中包括476架无人机和48枚导弹。乌克兰空军防空部队给出的战报是,击落了442架无人机、40枚导弹。 据称,俄军战略轰炸机从沃洛格达和阿斯特拉罕上空发射的40枚Kh-101巡航导弹有33枚被击落,从黑海发射的7枚“口径”巡航导弹全部被击落,而从罗斯托夫州发射的1枚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未被击落。然而,乌军防空部队的报告没有提到俄军发射“匕首”高超声速导弹,但乌克兰一些公众团体证实俄军发射了“匕首”。 昨晚的乌克兰,算是经历了一场实打实的“空袭风暴”,俄军一口气砸过来524个空袭武器,这个数字往那儿一放,光听着就让人头皮发麻。要知道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零星袭击,476架无人机再加上48枚导弹,铺天盖地的架势,换谁心里都得发紧。 乌克兰那边刚一拉响警报,防空系统就全功率运转起来,所有人都捏着一把汗等着战报,毕竟这么大规模的袭击,能不能扛住都是个未知数。 没等多久,乌克兰空军防空部队的战报就传了出来,看完之后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击落442架无人机、40枚导弹,这个拦截成绩要是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要知道无人机这东西本来就小巧灵活,成群结队过来的时候特别难防,能打下442架,意味着大部分无人机都没能突破防线。 导弹方面的拦截更是有具体账可查,俄军从沃洛格达和阿斯特拉罕上空派战略轰炸机发射的40枚Kh-101巡航导弹,这可是俄军手里的主力巡航导弹,射程远还带着隐身设计,按理说突防能力极强,结果被乌军拦下了33枚,只剩下7枚成了漏网之鱼。 更厉害的是从黑海发射的7枚“口径”巡航导弹,这玩意儿精度高,专门打关键目标,没想到被乌军全须全尾地拦了下来,一枚都没钻过去。 不过有喜就有忧,战报里也藏着让人揪心的地方。从罗斯托夫州发射的1枚伊斯坎德尔M弹道导弹,这可是俄军的“王牌”之一,速度快还能变轨,乌军最终没能拦住它。好在乌军后面补充说,这枚没拦住的导弹并没击中目标,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乌克兰空军的战报里,从头到尾没提俄军发射了这型导弹,但好几个乌克兰本地的公众团体很快站出来发声,说他们明确监测到了“匕首”的发射痕迹。这就有意思了,一边是官方战报只字未提,一边是民间团体言之凿凿,到底是怎么回事? 虽说拦截率已经相当惊人,但架不住俄军打过来的东西实在太多,还是有漏网之鱼钻了空子。根据乌克兰空军后续的详细说明,这次被击中的地方并不算多,只有利沃夫州、捷尔诺波尔州和哈尔科夫州的6个地点。 可能有人会好奇,明明有7枚导弹和34架无人机突破了防线,怎么只击中6个地点?这里面就有说法了,乌军解释说那枚没被拦截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根本没击中目标,等于白飞了一趟,剩下的6枚导弹和34架“天竺葵”无人机,集中打在了这6个地点上。 这三个州里,哈尔科夫州本来就是前线附近的热点地区,经常遭到袭击,大家还算有心理准备;但利沃夫州和捷尔诺波尔州位于乌克兰西部,平时相对安全,这次突然被击中,确实让当地民众吓了一跳。 从现场情况来看,这6个被击中的地点损失应该不算特别严重,毕竟要是大规模命中关键设施,早就有大量伤亡和损毁的消息传出来了。这也能从侧面印证乌军的拦截战报没怎么掺水,要是真有大量武器突破防线,不可能只造成这么点影响。 要知道“天竺葵”无人机虽然威力不算顶尖,但34架集中袭击的话,要是砸在居民区或者工业区,后果不堪设想;更别说那6枚导弹,每一枚都带着不小的战斗部,好在乌军提前做了疏散准备,才把损失控制住了。 这次空袭其实能看出不少门道,俄军一下子动用这么多武器,尤其是派出战略轰炸机发射Kh-101这种远程巡航导弹,明显是想通过饱和打击撕开乌军的防空网,顺便消耗乌军的防空资源。 毕竟无人机成本相对较低,用它们来当“诱饵”,吸引防空导弹开火,然后再让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趁虚而入,这种战术之前俄军也用过不少次。但从结果来看,乌军这次显然识破了这套战术,把大部分“诱饵”和主力打击武器都拦了下来,只给对方留了点“小面子”。 至于那枚没击中目标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也挺值得琢磨的。这种导弹按理说精度很高,误差范围能控制在几十米内,这次居然脱靶,要么是乌军的电子战部队起了作用,干扰了导弹的制导系统;要么就是导弹本身出现了故障。 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让乌军捡了个大便宜。而“匕首”导弹的争议,更像是这次空袭的一个“小插曲”,要是俄军真的发射了却没起到效果,那对士气也是个打击;要是民间团体误判了,那也说明大家对这种高端武器的关注度有多高。 现在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州和捷尔诺波尔州,还有东部的哈尔科夫州,当地的应急部门已经在忙着清理现场、修复受损设施了。从目前透露的消息来看,暂时没听到有大规模人员伤亡的报告,这算是最幸运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