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京:中芯国际从0,到全球前三晶圆厂的功臣 台湾当局想用“罚款+除籍+封

有渔儿 2025-11-23 14:22:11

张汝京:中芯国际从 0 ,到全球前三晶圆厂的功臣 台湾当局想用“罚款+除籍+封杀”把他逼回岛内,张汝京宁愿不要股票、不要户籍,也要把芯片厂留在大陆,于是双方硬碰硬,最终酿成了“被开除省籍”的结局。 台方用“罚款—冻结资产—注销户籍—禁止入境”四连击,试图迫使他回头;张汝京用“股票不要、户籍不要、官司打到底”三连击,硬是留在张江,把中芯国际从 0 拉到全球前三晶圆厂。 户籍之争表面是行政手续,实质是“要不要把高端半导体搬去大陆”的立场对决——他选择了大陆,也为此付出“被除籍”的代价 。 1. 投资禁令硬撞墙 - 2000 年起,台“投审会”认定张汝京“仍是台湾地区人民”,适用“不得赴大陆投建 8 吋晶圆厂”的禁令,连续罚款 500~1 000 万新台币,并限 6 个月内撤资,否则每月加罚 100 万 。 - 他把罚款全部提起行政诉讼,台北“高等行政法院”2007 年判他胜诉、撤销处罚,但官司拉锯 6 年,期间资产被冻结、回台探母也被机场挡下 。 2. 户籍变成“人质” - 台当局先冻结其户籍,再附加“10 年内禁止入境”。2005 年母亲病危,他申请返台奔丧仍被拒,只能对外写下“自愿放弃台湾户籍”声明,舆论哗然 。 - 2006 年官方正式注销其户籍,并维持 10 年入境禁令;张汝京回应:“从此再无羁绊,可专心致志把技术做上去” 。 3. 商业与政治双重围堵 - 台积电同期在美法院以“侵权+窃密”索赔 10 亿美元,2009 年胜诉,迫使张汝京辞任中芯 CEO、连带签下 3 年竞业协议,切断他继续扩产的资金与经营权 。 - 台当局与台积电“法律+商业”组合攻势,目的就是逼他放弃大陆项目;张汝京则放弃台积电数千万美元股票、放弃台籍,选择把人才、设备、资金全部留在上海 。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有渔儿

有渔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