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刻着“汉委奴国王”的金印,在日本福冈的土里埋了一千七百多年,挖出来的时候,学

张允文化历史 2025-11-23 07:51:31

一枚刻着“汉委奴国王”的金印,在日本福冈的土里埋了一千七百多年,挖出来的时候,学界吵翻了天。有人说这是汉朝皇帝赐给倭奴国王的真东西,有人说就是个仿品;更有人盯着“委奴”俩字较劲——这到底是尊称还是带着点轻视? 这金印是1784年一个农民挖地时刨出来的,方方正正,印钮是条蛇,跟《后汉书》里写的“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对上了。按说有文献有实物,该没争议了,可麻烦就出在这“委奴”上。 有人说“委”是“委任”的意思,汉朝承认他是国王,这是天大的荣耀;可另一些人觉得,“委奴”听着像“附属的奴隶”,透着中原王朝的优越感。要知道,汉朝给周边国王的印,比如南越王的印是“皇帝行玺”,滇王的印是“滇王之印”,都比“委奴国王”听着硬气。 更较真的是金印的规格。汉朝的印玺有讲究,皇帝用“玺”,亲王用“印”,列侯用“章”。这枚是“印”,说明等级在亲王之下、列侯之上?可倭奴国当时也就是个部落联盟,哪配得上这等级?有人就猜,会不会是地方官私自刻的,压根不算朝廷正式赏赐? 日本学界也纠结。有人把这金印当国宝,说这是中日交流的最早证据;也有人觉得“倭奴”俩字太刺耳,硬说这是后世伪造的。直到后来专家用X光测了,金印的纯度、工艺跟东汉时期的官印一模一样,仿造的说法才渐渐没了市场。 其实汉朝给周边国家赐印,本就带着“天朝上国”的架子。叫“倭奴”也好,叫“滇王”也罢,不过是按中原的标准给人家贴标签。对当时的倭奴国来说,能拿到汉朝的金印,就等于有了“官方认证”,回去在部落里能吹一辈子牛,哪管什么等级高低。 现在这枚金印藏在日本博物馆里,成了镇馆之宝。争论归争论,它实实在在证明了两千年前,东亚的海上就有了往来。至于“真伪”和“等级”,或许没那么重要——一枚小小的金印,装着的是两个国家最早的相遇,哪怕带着点误会和傲慢,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汉委奴王印 倭奴国王 汉赐倭国金印 汉金印 汉私章 汉印章 汉玉印

0 阅读:41
张允文化历史

张允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