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摆了一道”后,乌克兰这次没忍——当地时间2025年11月20日,乌方代表在联合国放了句硬话:准备谈,但红线没得商量! 您发现没?这两年小国在大国博弈里的处境越来越像走钢丝。前两年美国拍胸脯说“与乌站在一起”,结果呢?承诺的主战坦克拖了半年才到,卫星情报共享说断就断,连冬季保暖物资都卡在波兰边境——合着乌克兰人冻着等援助,美国人在华盛顿算着选票。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过去总说“弱国无外交”,现在倒好,弱国连“装听话”的资格都没了。乌克兰要是真顺着美国继续硬扛,前线弹药库见底、财政靠欧盟输血、国内征兵点排起长队,这仗再打半年,怕是要先从内部垮掉。所以泽连斯基团队这次松口谈,不是怂,是算清了账。 咱就说个具体例子:2024年斯洛伐克新政府上台,直接砍了对乌12亿欧元军事援助。理由直白——“本国老人冬天都烧不起天然气,凭什么给别国送炮弹?”你看,连欧洲“自己人”都扛不住了,美国却还在跟乌克兰要“战略耐心”。这时候乌方提红线,与其说是谈判条件,不如说是给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交底:我们不是无条件投降,核心利益必须保。 您是否想过?所谓“红线不可改”,到底卡在哪些地方?大概率是克里米亚归属、顿巴斯地区自治权,还有战后安全保障——这些都是乌克兰的命门。美国之前总拿“胜利”画饼,现在饼凉了,乌克兰只能自己找台阶下。 再说回美国“出卖”的操作,业内叫“风险转嫁”。就像风投机构投了初创公司,眼看要黄了,赶紧把股权低价甩给接盘侠。美国这几年往乌克兰砸了上千亿美元,但军事工业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至于乌克兰能不能赢?那是泽连斯基该操心的事。现在乌方要谈判,美国估计乐见其成——既不用继续填窟窿,还能留个“和平斡旋者”的面子。 老话说“穷途末路方知谁是真朋友”,乌克兰这记耳光抽得响,抽醒的不只是美国,还有其他跟着西方跑的小国:别把身家性命押在大国承诺上,自己的红线,得自己攥紧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俄美乌和平谈判 美国对乌的态度 美俄涉乌谈判 美乌和平谈判 美乌最新协议 美乌签协议 美俄乌克兰谈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