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新开的白天鹅宾馆楼顶被架上了高射炮,霍英东无奈之下找廖承志帮忙,叶帅

地缘历史 2025-11-22 16:48:25

1982年,新开的白天鹅宾馆楼顶被架上了高射炮,霍英东无奈之下找廖承志帮忙,叶帅得知此事后托人给廖承志带去口信,最终一锤定音!   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吹起来,国门打开了,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可住的地方却少得可怜。   当时有个说法,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宾馆的接待能力严重不足,很多外商只能住在招待所里,连洗个热水澡都费劲。   为了多赚点外汇,也为了国家的脸面,国务院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研究怎么利用侨资、外资建一批像样的旅游饭店。   消息传到香港,爱国商人霍英东坐不住了。国家计划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八个合资宾馆,他二话不说,主动揽下了广州的项目。   1979年4月,霍英东和广东省政府签了协议,他个人投资5000万美元,合作经营15年。   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很多人都捏着一把汗。   宾馆建在哪儿呢?霍英东偏偏选了广州的沙面岛。这地方有点特殊,曾经是英法租界,刻着中国近代史的屈辱。   把中国第一家五星级合资宾馆建在这里,霍英东觉得,这叫“大长民族志气”。   可这地方当时就是一片滩涂,得先填江造地才能盖楼。   设计和施工也困难重重,当时国内连像样的瓷砖都找不到,电梯、洁具这些关键设备,都得从香港、日本进口。   霍英东坚持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管理,就是要闯出一条路来。   可问题来了,楼还没盖好,各种非议就没断过。   有人想不通,给中央写信,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用资本家的钱来建酒店?   还有人看不惯宾馆里的新潮玩意儿,女服务员穿个旗袍,就被批评是“封资修”;   日本餐厅里挂了和服做装饰,又被骂是“卖国”。   这些观念上的阻力,压得人喘不过气。   1982年,宾馆主体结构封顶,34层楼,102米高,成了当时广州的最高建筑。   因为地理位置太显眼,又恰逢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特殊时期,军方从战备角度考虑,要求在宾馆楼顶设立一个高射炮阵地。   这一下就把霍英东给难住了。他心里清楚,一个面向全世界的五星级宾馆,楼顶上架着几门炮,这像什么话?   外国客人看到了,谁还敢来住?这不光是生意问题,更关系到国家刚刚打开的窗口形象。   他跟广州方面反复沟通,但这是军事决策,地方上谁也不敢拍板。   眼看开业在即,霍英东实在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找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   廖承志是著名的侨务工作领导人,霍英东相信他能理解自己的苦衷。   廖承志听完,也觉得这事儿不妥,便把情况向叶剑英元帅作了汇报。   叶帅听后,没有长篇大论,只是托人给廖承志带去一句口信:“宾馆建在我们的地方,资金从外引进,我们应该支持。”   这句话分量极重,言下之意很明确,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容易,不能因为一些不必要的顾虑,寒了爱国商人的心。   叶帅一锤定音,楼顶的高射炮很快就撤走了。   说到这你可能以为,解决了最大的麻烦就一帆风顺了,其实没那么简单。   广州方面还提出,宾馆得给几千名员工盖宿舍,还得配一个巨大的自行车棚。   霍英东一听就头大,一个国际化的五星级宾馆,门口停着几千辆自行车,这形象全毁了。   他又是一番苦口婆心地协商,最后才把这些设计调整掉。   1983年2月6日,白天鹅宾馆终于正式开业。   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在开业典礼上,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长的题词:“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句话,恰恰说出了白天鹅宾馆从筹建到开业,冲破了多少阻力。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还在后头。在那个年代,涉外宾馆普通老百姓是不能随便进的。   但霍英东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白天鹅宾馆“四门大开”,欢迎所有市民进来参观。   他觉得,“只有让老百姓亲眼看到什么是改革开放,什么是现代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民族自信。”   开业第一天,成千上万的市民涌了进来,想看看这个传说中的五星级宾馆到底长什么样。   有人在柔软的地毯上走来走去,有人对着金碧辉煌的大堂惊叹,还有人好奇地去使用抽水马桶。   据说,当天宾馆的厕纸就用掉了400多卷,因为人太多,挤掉的鞋子得用箩筐才能装完。   白天鹅宾馆不仅是一个窗口,更成了中国酒店业的“黄埔军校”。   它第一个引进信用卡支付,第一个实现电脑化管理,开业第一年就盈利1282万元,打破了合资酒店必定亏损的魔咒。   1985年,它成为中国首家“世界一流酒店组织”成员,接待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等无数政要。   邓小平同志曾三次到访,并亲笔题词:“白天鹅好”。   2003年,15年合作期满,霍英东信守承诺,将当时资产已超过20亿元的白天鹅宾馆,无偿移交给了广东省政府。   从立项到移交,这家宾馆累计上缴税金6.55亿元,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酒店管理人才。

0 阅读:461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