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女子父亲头晕,去医院治疗,不料手术后其父亲陷入昏迷进了ICU,女子不相信医院,决定转院,转院时竟被告知医药费用要60多万,医保报了不到30万,家属支付了30多万,可转院后,其父亲却因手术创伤过大错过最佳治疗期,没救回来,最终因病情过重离世! 很难想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躺在ICU里昏迷不醒时,医院账单上竟然出现了一项名为“会阴清洗”的护理费用。 这不是街头小诊所的荒唐现象,而是发生在西安的大型三甲医院里。 对李女士和她的家人来说,这张账单不仅让人错愕,更像是一场医疗黑洞,将他们多年的积蓄无情吞噬。 事情要从2020年冬天说起。当时,李女士陪着父亲走进医院,老人只是因为头晕前来就诊。经过检查,他被诊断为主动脉瓣中度狭窄。面对病情,医院专家穿着白大褂,语气自信地推荐做心脏介入微创手术,强调创伤小、恢复快、技术成熟。 对李女士而言,父亲的健康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医生的话就像一剂安心剂,让她决定相信专业判断。 然而手术结束后,现实却和承诺相差甚远。老人没有顺利恢复,而是直接进入深度昏迷,必须依赖ICU的生命维持设备。李女士每天守在病床旁,焦急地询问病情,却得到的都是简短而模糊的答复,“病情稳定”。看着父亲毫无知觉的样子,她的心一次次被重击。 最终,出于对父亲安全的担忧,她决定将老人转到另一家医院,哪怕这意味着与这家权威医院发生冲突。 当结算单摆在她面前时,李女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总费用高达六十多万元,其中医保只能报销不到一半,剩下的三十多万元要她自掏腰包。 这不仅掏空了家底,更几乎消耗了父亲一生的积蓄。更让她心痛的是,转院后医生告知,由于手术创伤过大,最佳救治期已错过,老人最终因病情严重去世。 悲痛之余,李女士开始仔细核对医院账单和病历。 她一项一项对照,结果发现多处明显问题。 比如,账单中针对男性患者的“会阴清洗”护理费,完全没有合理性;止血纱布收费接近六千元,缝合胶水则高达五千七百元。最让她愤怒的是,一枚价值28万元的国产心脏瓣膜在植入前,医院竟未征得家属的知情同意。 这些操作明显违反了医疗规范,却在账单中以“治疗用品”名义收取高额费用。 经过梳理,李女士整理出43项疑似违规收费,并将材料提交给监管部门。 调查一直持续到2025年8月,西安市医保局终于确认,该院存在26项违规行为,包括超量开药、重复收费,以及她指出的高额护理和耗材费用。 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金额达到7.5万元。 这些数字冰冷,却让人看清了事件背后的问题:在患者生命最脆弱的时刻,有些操作已偏离了医者本分。 李女士最终赢得了行政调查的结果,但她永远无法挽回父亲的生命。 这起事件提醒社会,每一次进入ICU、每一张医疗账单背后,都可能隐藏着风险。 家属除了依赖医生的专业判断,也必须认真核对每一笔费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医院本应是生命的避风港,而不是让患者和家属在生死之间承担不必要经济压力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