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都不要了!9月8日上海一老太为给孙子买婚房,以280万元卖掉自己住的房,随后搬进儿子家生活,不料没过多久,儿子竟然翻脸了,老人无奈只好搬出去租房住,一年后将儿子告上法庭,想要把房子要回来,而法院这样判了! 据上观新闻9月8日的报道,张阿姨(化名)一生坎坷,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没能走到最后,离婚后她独自打拼,虽然没有挣什么大钱,日子却过得十分潇洒。 后来,她遇到了老王(化名),两人相识、相知,最终步入婚姻殿堂。 老王有个儿子,那时孩子还小,张阿姨几乎把他当成亲生的来照料,送学、辅导作业、照顾生活起居。 转眼三十多年过去,如今继子已是成年人,甚至自己的孙子也快长大成人了。 为了给孙子筹备婚房首付,张阿姨和老王商量后,决定卖掉他们在市中心那套价值280万的夫妻共有房产。 卖房前,张阿姨心里始终不踏实,她不止一次拉着继子小王,一遍又一遍地确认:“我们的养老你管吗?以后咱们生活没问题吧?” 小王当时拍着胸脯,口口声声保证:“放心吧,阿姨,我们一定会照顾你们。” 可是,房子真的卖掉之后,情况却急转直下。 张阿姨和老王带着些许期待搬进了儿子家,起初的几个月,气氛还算融洽,大家一起吃饭、聊家常、看电视,偶尔还会笑谈过去的趣事,三代人同堂的画面看似温馨。 张阿姨甚至暗自欣慰,想着自己为了孙子凑婚房首付的付出,真的换来了这个温暖的家。 可好景不长,饭桌上,儿子和儿媳总是忙着各自的事,老两口的碗里常常满满的饭菜,却少了主动询问口味的关心。 张阿姨想在客厅看看新闻,儿子就忙着劝她早点休息。 她走动一下,儿媳便提醒她小心别碰到东西。 厨房更成了“战场”,张阿姨做饭总要比年轻人慢一些,油烟稍重,儿媳便冷冷地说:“以后厨房的事就不劳烦你了。” 那一刻,张阿姨心里像被针扎般疼,她明明用自己的房子换来了这个家,却在儿子家成了被束缚的外人。 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扑簌簌地落在围裙上。 老王见状,心疼得说:“咱们还是搬出去住吧,不必受这份气。” 张阿姨起初犹豫,心里满是舍不得,房子都卖了,难道还要流落他处?但日复一日的委屈、受限和冷落,让她彻底明白,这种生活无法继续。 半年后,老两口终于收拾行李,搬离了这个本以为可以依靠的家。 老两口在附近租了个一居室,每月3500元的房租,对于只有退休金的他们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租房住了一年,张阿姨越想越不甘心,当初的养老承诺言犹在耳,如今却落得个寄人篱下的境地。她决定,把继子告上法庭。 法庭上,小王辩解说并非不赡养,是张阿姨自己要搬走的。 但张阿姨的律师摆出了事实,卖房的前提是养老,这个口头约定构成了双方的契约。 如今,小王的行为显然违背了承诺。 法院的判决很明确,既然卖房是为了给孙子买房,而这个行为附加了小王需要履行养老的责任,那么小王的冷漠与排挤就构成了违约。 最终,法院一审判决小王返还属于张阿姨的那一半房款,140万元。 小王不服,提起上诉,他觉得委屈,认为自己抚养了老人多年,她应该理解自己的难处。 但二审法官说承诺就是承诺,无关血缘,必须履行,这是诚信的底线,判决维持原判。 拿到这笔钱后,张阿姨和老伴在附近买了一套小户型。 她说,自己不是争什么,只是想有个安稳的晚年。 这件事在报道后,网络上的评论炸开了锅。 “最得利的还是老王!自己亲孙子,还是二婚老婆给买的房,最后还占老婆便宜。” “隔代人最好不在一起住,个人理念、生活习惯等诸多不同,狭小的空间里多一个人就会不变,况且没有血缘关系,是老太太上来就错了,前提买个自己的小窝,其余的再接济老王的孙子。”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脸都不要了!9月8日上海一老太为给孙子买婚房,以280万元卖掉自己住的房,随后搬
文史小将
2025-09-11 16:21: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