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一女子父亲头晕,去医院治疗,不料手术后其父亲陷入昏迷进了ICU,女子不相信

福星徠说事 2025-11-21 22:12:14

西安,一女子父亲头晕,去医院治疗,不料手术后其父亲陷入昏迷进了ICU,女子不相信医院,决定转院,转院时竟被告知医药费用要60多万,医保报了不到30万,家属支付了30多万,可转院后,其父亲却因手术创伤过大错过最佳治疗期,没救回来,最终因病情过重离世!   2020年的夏天,西安的李女士还没意识到,父亲一句“头有点晕”,会把全家拖进一场耗钱又伤心的漩涡里。那天她陪着老爷子去交大附一院做检查,报告出来写着“心脏主动脉瓣中度狭窄”,主治医生皱着眉说:“这病不手术,随时可能猝死。”   这话跟惊雷似的,砸得全家没了主意。毕竟是咱西北数得着的三甲医院,医生的话在老百姓眼里,那就是定心丸啊。当年11月,老人被推进了手术室,李女士在外面守了整整六个小时,等来的不是康复的消息,而是浑身插满管子、昏迷不醒的父亲,直接被送进了ICU。   每次去问病情,医生都含糊其辞地说“稳定”,可老人连眼睛都没睁开过。李女士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咬咬牙决定转院,可结算窗口递来的账单,让她当场就懵了,62万8千块!医保报销刚过29万,自己要掏33万多,光那枚没人提前说过的国产心脏瓣膜,就敢收28万。   带着东拼西凑的钱办完转院,新医院的主任一检查就叹气:“手术创口太大了,本来能微创解决的事,搞成这样,最佳治疗期早过了。”这句话,成了压垮老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从第一次手术到离世,仅仅46天,李女士的父亲还是没能熬过来。   抱着父亲的遗像,李女士把那叠厚厚的收费清单翻了一遍又一遍,越看越心寒。父亲明明做的是心脏手术,清单里却有34次“会阴清洗”,这钱花得简直莫名其妙;微创手术的纱布费收了5900多,缝合胶要5700,可对应的病历里,连具体用了多少都没写,纯属一笔糊涂账。   后来闹到法院才查出来,更离谱的还在后面:医院实际给老人做的手术方式,跟家属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压根对不上;第一枚植入的心脏瓣膜,来源不明,质量报告都拿不出来。这哪是治病,简直是拿人命当生意做。   说真的,换作任何一个普通家庭,遇到这种事都得崩。我们把亲人送进医院,是把最金贵的命交出去,盼着医生能妙手回春,可有些人倒好,眼里只盯着患者口袋里的钱,连基本的医德都丢了。   李女士后来找了好几位心脏科专家看片子,人家都明确说,老人的中度狭窄,根本没到必须手术的地步,保守治疗完全能控制。就这么个情况,硬是被推进手术室,说好的微创小手术,没跟家属打一声招呼就改成了创伤更大的术式,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33万啊,对普通人家来说,可能是攒了十几年的买房首付,是老人存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就这么被稀里糊涂地“榨”走了,最后人没了,钱也没了,留下一肚子的委屈和愤怒。   李女士咽不下这口气,2022年一纸诉状把医院告上了法庭。2024年一审判决下来,说医院承担70%的责任,可李女士不认可,人是在你们医院被治坏的,凭啥不全责?她当即上诉,现在案子被发回重审,还在等一个公道的结果。   维权的同时,她还抱着几大摞材料,一趟趟跑医保局举报。2024年提交的举报,今年8月终于有了回音:查实医院存在26项违规,套取医保基金7万5千块,她也拿到了2234元的举报奖励。   不过说真的,这点钱跟她这几年的奔波比起来,连零头都算不上。她跟我说过,她要的从来不是这点奖励,是想让医院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不想再有人像她父亲一样,在“救命的地方”被坑害。   公立医院本来是老百姓的靠山,可现在有些地方,医生的绩效跟开了多少药、用了多少耗材挂钩,好好的救死扶伤之地,硬是被搞成了敛财的工具。我们每个人交的医保钱,成了某些人眼里随随便便就能啃的“唐僧肉”。   前阵子湖南刚通报过一起,有家医院给轻症患者开一堆没用的检查,过度诊疗被查出来,也就罚了5万多。说白了,这点处罚力度,对赚得盆满钵满的医院来说,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   房子车子没了可以再挣,可健康没了、亲人没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医疗是普通人最后的保障底线,要是连这条线都守不住,我们还能信谁?   你身边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医疗糟心事?要是你站在李女士的位置上,会怎么为父亲讨回公道?

0 阅读:1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