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的基本国情是不同的。俄罗斯不缺粮食,不缺能源,关起门来是可以过日子的,而且它的经济一直一般,普通民众对此没有太大的期待。 俄罗斯手里有别人少有的资源牌,能源这块不用多说,数据摆在那儿,天然气储备全球第一,石油也是大户。 这些资源几十年也用不完,不管西方买不买,亚洲、中东热门国家照样抢着要。有了能源,俄罗斯就有现金流,就算被踢出国际金融圈,也不会立刻没饭吃。 但靠钱还不够,得有粮食撑着底盘才有安全感。俄罗斯这些年在农业上下了不少功夫,九十年代还是粮食进口国,现在基本谷物、肉类、自给率都在85%以上,粮食不但够吃,还能存着稳一稳出口。 西伯利亚那片地盘,不光可耕地面积巨大,从土地到气候都适合规模化种植。就拿面包、猪肉、牛奶来说,超市里供应一直很稳定,普通老百姓也不用担心吃不上。 这种天然条件,不只是农业受益,森林、矿产同样让俄罗斯手里多了许多筹码。不缺煤不缺铁,更有钻石和木材随手可用。这些资源既能保证工业正常运转,出口受限制时也能自给自足,日子不会一下子就翻天。 当然,俄罗斯经济算不上发达,民用制造业一直是弱项,很多时候主要还是靠能源和军工拉动。去年GDP增速还可以,今年就开始放缓。 高利率让企业和民众都感觉压力不小,但俄罗斯人习惯了这种节奏,他们的生活追求其实很简单,稳定第一,其他都在其次。 要说制裁带来的影响肯定有,但俄罗斯提前“备胎”也不少。支付系统不是只能靠SWIFT,而是自己早就弄出了SPFS,银行卡也有本土品牌Mir。 黄金储备不低,贸易结算干脆大量用人民币。西方断链也好,金融独立也好,俄罗斯总有自己的对策。 军工方面,国防订单带动了一大批就业,薪资还涨了不少。坦克、无人机等生产数量翻了好几倍,这是别的国家制约不住、俄罗斯能自己撑起来的一块。 失业率始终没太大变化,甚至还稳定在低位。对普通人来说,工资多点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只要日子能正常过,不被制裁逼到绝路,社会也不会乱。 更何况,大多数人知道自己国家经济不算强,但他们对生活要求真的不高。吃得上、冻不着、有点小进步就是满意。外界觉得换了别的国家可能早就顶不住,俄罗斯却像习惯了风雨,稳定成了生活头等大事。 和中国那种工业链、超大内需市场的模式不同,俄罗斯完全是靠资源硬撑着底气。这种模式发展有限,但撑住日子,扛住压力没啥问题。 资源打底,金融备胎,民众心态稳,这三样就是俄罗斯今天能“关上门”,还能过得下去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