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7年,安禄山被杀前夜,召小妾段氏服侍,段氏提醒:陛下可要小心了。“小心?

史叔温情 2025-11-21 12:17:39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杀前夜,召小妾段氏服侍,段氏提醒:陛下可要小心了。“小心?”安禄山喉咙里发出嗬嗬的笑声,像是被痰堵住一般,“这洛阳宫城,墙高十丈,卫兵三千,谁敢动朕?”   “安禄山到死都没想到,取他性命的不是唐军的刀,而是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 公元757年正月初二的洛阳宫城内,体重三百多斤的安禄山刚刚结束一场宴会。   这位大燕皇帝此时已病入膏肓,长期糖尿病导致他双眼近乎失明,浑身长满疮疖。他召来最宠爱的小妾段氏,在烛光摇曳的寝宫里,段氏轻声提醒他要多加小心。   可安禄山不以为然,他还沉浸在自己曾经在范阳起兵反叛,攻陷洛阳的雄风时刻。彼时的他,手握重兵,占据半壁江山,俨然一副天下尽在掌握的姿态。   然而,此时的安禄山早已不复当年。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病变,更是权力过度集中后的必然结果。一个无法亲自处理政务的君王,必然要依赖身边的亲信,而这恰恰成为他最致命的弱点。   据史料记载,安禄山暴躁的脾气使得身边的侍从经常遭受鞭打,其中受害最深的当属宦官,李猪儿。李猪儿这个角色在历史中往往被一笔带过,却是这场政变中最关键的执行者。 他十几岁起就侍奉安禄山,甚至曾被安禄山亲手阉割险些丧命。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卑微的宦官,最终成为了终结安禄山性命的那把刀。   与此同时,安禄山的次子安庆绪正与谋士严庄在暗处密谋。安庆绪的恐惧与日俱增,他深知父亲对弟弟的偏爱,自己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在权力斗争中,亲情往往是最先被牺牲的。严庄作为谋士,敏锐地察觉到:若不先发制人,一旦安庆恩被立为太子,他们这些辅佐安庆绪的人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于是,一场酝酿已久的政变终于爆发。严庄与安庆绪带领数十名亲信潜入寝宫外围,而李猪儿则按照惯例在安禄山寝室内侍奉。   最终,是李猪儿把刀刃刺入安禄山肥胖的腹部。举刀之时,他或许想起了那些被鞭打的夜晚,也或许想起自己这副残缺的身体。   值得注意的是,小妾段氏或许早已察觉到暗流涌动才出口提醒,却也无法阻止这场必然发生的悲剧。安禄山之死成为安史之乱的重要转折点,燕军内部开始分崩离析。   令人深思的是,安禄山确实建立起了严密的防护体系,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再坚固的城墙也挡不住来自内部的背叛。他对身边人的残暴对待,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安禄山的惨死,也反映出权力巅峰处的孤独与危险。   毕竟,权力的游戏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实力较量,更是人心的博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历史人物    信息来源: 文摘报2017年6月17日|《安禄山曾备受糖尿病困扰》 文|墨海 编辑|史叔

0 阅读:72
史叔温情

史叔温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