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女生上班喝水,刚抿一口就吐了,杯子里飘着不明液体,还有股怪味。她怀疑有问题,于是找到公司查监控,果然发现,同事张某竟然趁她不在时,对着她杯子做龌龊事,她一气之下,拿着视频报了警!张某单独找到女生,让她给个面子“撤案”!女生没同意,事后女生辞职,并申请仲裁赔偿,被驳回后她又起诉至法院。法院判了! 职场本应是共事协作的平台,却总有人将阴暗心思藏于日常,让平静的工作环境蒙上恶意的阴影。 杭州一位在职三年的女员工小红,就遭遇了一场令人发指的职场恶意侵权事件,其日常使用的保温杯多次被同事暗中动手脚,潜藏的危险与恶心感,让她的职场生活彻底崩塌。 小红在当地一家工程公司任职,签订了正式劳动合同,三年来工作勤恳,从未与同事发生过激烈冲突。 这天,她像往常一样用保温杯接了清澈透亮的饮用水,随后参加了一场时长一小时的会议。 散会后回到工位,她端起杯子抿了一口,瞬间脸色大变,猛地将口中的水吐出——杯中的水早已失去原本的清澈,变得浑浊黏稠,还夹杂着不明絮状物,凑近一闻,一股刺鼻的腥臊气味扑面而来。 凭借直觉,小红断定水杯被动了手脚,她没有声张,而是立刻向公司提出调取监控的请求,要么通过主管协调,要么直接联系保安,只为查清真相。 监控画面的内容让她浑身冰凉、气得发抖:同部门的同事张某,趁着办公区无人的间隙,多次鬼鬼祟祟地溜到她的工位前,对着保温杯实施极其龌龊的行为。 进一步核查过往监控记录后,小红更是崩溃,这已经是张某第三次做出此类恶行,此前她竟毫无察觉。 掌握确凿证据后,小红当天便带着监控视频前往派出所报警。 面对铁证,张某无从抵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全部行为,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三天的处罚。 在警方处理期间,张某曾私下找到小红,低三下四地恳求她撤案,声称“都是同事,别把事情闹大”; 张某的部门领导马某也打来电话,轻描淡写地将此事定性为“年轻人一时糊涂”,希望小红给个面子撤回报案。 但小红深知,这种恶意行为有一便有二,妥协只会纵容更多恶行,她坚决回绝了所有求情。 经历这场身心俱疲的风波后,小红再也无法忍受与张某同在一个办公环境的尴尬,加上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她果断向公司递交了辞呈。 同时,她认为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才给了张某可乘之机,于是向公司提出17060元的经济补偿要求。 公司方面同意了小红的辞职申请,但拒绝支付任何补偿,理由是小红属于主动离职,与公司无关。 协商无果后,小红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然而仲裁结果并未支持她的诉求。 不服气的小红又将公司诉至法院,主张公司未尽到保护员工的责任。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 小红坚持认为,公司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同事的恶意行为,管理上的疏忽是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公司则提交了完整的处理记录,证明接到举报后第一时间配合调取监控、协助警方调查,还对张某作出了相应处分,已经履行了应尽的义务。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张某的行为属于个人恶意违法行为,超出了公司可预见和监管的合理范围,且公司在事发后积极处理,并未存在包庇或不作为的情况。 加之小红无法提供证据证明公司存在逼迫其离职的行为,最终判决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 这起事件中,张某的行为无疑触碰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 往他人饮用水中投放不明物质,绝非“玩笑”那么简单,而是涉嫌侵犯他人人身权益的违法行为,轻则面临治安拘留,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