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的人,十有八九会愣住:好好一个环岛,中间突然立起一排“巨无霸”红绿灯,这到底是在通车,还是在办艺术展? 先别急着吐槽,它并不只是把环岛“画个叉”。在车流高峰时,环岛容易乱抢、乱并线,稍一拥堵就像一口“死结”,谁都进不去。红绿灯一上,方向被强制分流,直行、左转各走各的,一刀切开这团乱麻。看着麻烦,其实是在给每一股车流“分时专用车道”。 可问题也很明显:车少的时候怎么办?本来环岛一圈就过去,多等一个红灯就变成“被迫绕远路”。就像小区门口装安检门,人不多时,排队反而比以前更慢。再加上红绿灯立在路中间,占空间、挡视线,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误判、急刹,隐患也跟着冒头。 那这算是好改造,还是瞎折腾?关键在两点:一是能不能根据早晚高峰动态调整时长,车少时接近“放行模式”;二是配套标线、提示要跟上,不让司机一边找灯一边猜规则。没有这两步,再好的设计也会变成“纸面优化”。 你经过这种“赛博转盘”时,会更希望它全天信号管控,还是只在高峰启动?你觉得自己所在城市,还有哪个路口最该这样“动刀”?欢迎再对比身边路况,或许就能看出哪些改造是真为通行,哪些只是为“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