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两场模特大赛冠军接连引争议,多元审美还是规则失守? 近期,深圳两场模特赛

雨中赏芬芳 2025-11-19 22:42:32

深圳两场模特大赛冠军接连引争议,多元审美还是规则失守? 近期,深圳两场模特赛事的冠军结果相继引发全网热议,从“审美颠覆”到“公平性质疑”,争议焦点直指赛事专业性与评选透明度,让模特行业的评判标准再度成为公众讨论的核心。 11月16日,“第28届国际模特大赛中国总决赛”颁奖现场,15号选手手持女模组广东冠军奖杯亮相,其年龄偏大、体态丰盈、台步拘谨的形象,与公众认知中的模特标准相去甚远,迅速引发“审美退化”“带资进组”等质疑 。直至11月19日,组委会才回应称系工作人员疏忽导致“颁错奖”,15号实为太太组冠军,女模组冠军另有其人,已向当事人道歉并补寄证书,否认赞助方干预评选。但延迟的回应不仅未能平息争议,反而暴露了赛事管理混乱的问题,一位评委甚至直言“未参与广东冠军评选,连评分表都没看到”,让公众对赛事公信力打上问号 。 无独有偶,2023年举办的深圳国际模特大赛总决赛也曾陷入类似争议。当时夺冠的李某被指台步、镜头表现力均不及呼声更高的选手王某,缺乏行业认可的“高级感”,且其赛前已与大赛合作经纪公司签约,引发“内定”质疑。主办方虽以“多元维度评选”回应,否认违规操作,但部分落选选手要求核查评分流程,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也明确表示关注并督促规范运作,争议并未彻底消散。 两场赛事的争议看似是审美分歧,实则是公众对赛事公平性与专业性的双重拷问。支持者认为,丰腴模特夺冠是审美多元化的进步,打破了“以瘦为美”的单一标准;但质疑者指出,包容不等于纵容,专业赛事应守住基本门槛,不能以“多元”为管理疏漏或利益纠葛遮羞。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赞助方直言“仅出资未参与评选”,赛事组织方则互相推诿,进一步暴露了部分商业赛事“重流量轻专业”的乱象。 模特赛事不仅是时尚审美的展示平台,更应坚守公平公正的核心原则。多元审美值得倡导,但必须建立在清晰透明的评选规则、专业严谨的组织管理之上。若任由“乌龙颁奖”“利益关联”等问题发酵,不仅会消耗公众信任,更会让怀揣梦想的从业者心寒。期待相关赛事方完善规则、公开透明,让模特行业在多元包容与专业规范中良性发展。

0 阅读:4
雨中赏芬芳

雨中赏芬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