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

琅琊左史 2025-11-19 22:10:44

刘邦建立汉朝后,大酬功臣,封了8个异姓王,143个侯。 8个异姓王在刘邦时期就剩了一个长沙王吴芮,其余7个,要么造反被杀,要么叛逃匈奴,要么被废除王爵改封为侯。 刘邦分封的143个侯爵,到了汉武帝太初年间,只剩了5个,其余的全都犯法被褫夺侯爵。 而这138个失侯的功臣后代,基本上都是被汉武帝以莫须有的罪名夺取了封邑爵位。 比如坐酎金失侯,贡献给朝廷的酎金成色不好。 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失侯,献给太常对牺牲不符合规格。 为太常酒酸失侯,献给太常的酒太酸了。 坐出国界失侯,私自出了国界。 坐买塞外禁物失侯,私自买走私物品。 坐入上林谋盗鹿失侯,到上林苑盗猎。 坐葬过律失侯等,殡葬逾制。 …… 这林林总总的行为,其实都是轻罪,完全够不上褫夺侯爵,但汉武帝不管这个,汉武帝要打仗,就得找地方筹钱,这帮子勋贵后代都肥的流油,不找他们要钱找谁要! 所以司马迁讥讽“汉家德薄、法网日密”。 当然有些侯爵确实犯了重罪被夺爵, 比如韩信谋反被夺爵,周勃周亚夫父子谋反被夺爵,曹参玄孙曹奇谋反被夺爵,夏侯婴第六代夏侯颇与父亲侍妾通奸被夺爵… 刘邦在跟功臣们剖符封爵时,给功臣们授予了丹书铁券,封爵誓词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是只有黄河干枯,泰山削平才会夺去你们的爵位,否则你们的爵位将和大汉江山社稷一样,流传万代。 可不到一百年,刘邦封的侯只剩了五个,是不是够反讽的。

0 阅读:39
琅琊左史

琅琊左史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