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飞行员王柱书驾机歼敌,一时大意,投副油箱时误把减速伞给扔了,眼看敌机

混沌于浮云 2025-11-19 19:45:10

1967年,飞行员王柱书驾机歼敌,一时大意,投副油箱时误把减速伞给扔了,眼看敌机就在眼前,他一个动作竟让他获得了一个一等功! 王柱书出生于1930年,在山东农村长大,从小帮家里干农活,接触过简单机械,这对他后来学飞行有帮助。青少年时上过学,学了基础知识,还通过体育锻炼身体。1950年代初,国家号召青年参军,他加入海军航空兵部队,开始军事训练。先在地面学航空理论,像飞机结构、气象和导航那些东西。教官让学员反复练仪表和模拟飞行,他每天早起跑去训练场,握模拟杆练起降。1950年代中期,转到飞行学校,开初级教练机实际飞。第一次起飞,飞机加速脱离跑道,完成转弯。训练中飞了上百小时,学夜间和编队飞行。 1960年代,王柱书调到海军航空兵某师,当飞行员,开歼-5执行巡逻。南海天气多变,他积累经验,一次遇雷雨,调整高度避开云团回基地。1965年升副大队长,带年轻飞行员训,组织空中对抗演习。演习时指挥双机,模拟敌接近,练锁定射击。日常他检查引擎,擦座舱,确保设备好。到1967年,他执行过多次边海防空,熟悉领海线地形。基地生活规律,早巡视停机坪,下午讨论战术。一次巡逻发现不明物,报告塔台跟踪。这些经验让他在高压下动作准,部队表彰他多次。 海军航空兵在南海防空中发挥作用,从1965到1970年,击落入侵美机7架,击伤1架,还迫使美方自毁1架。中国海军航空兵无伤亡。这段历史显示出飞行员们用劣势装备打出优势。歼-6是当时主力,速度1.3马赫,对上F-4C的2.2马赫,靠近战机炮。王柱书这类飞行员通过训练,掌握战术,弥补装备差距。防空作战强调快速反应,雷达发现敌机,地面指挥引导起飞拦截。这套体系在实践中证明有效,保护领空。 1967年6月26日,雷达在海南岛文昌东南海面135公里处发现1架美军F-4C向北飞。海航第6师第16团副大队长王柱书和飞行员吕纪良双机起飞。16时57分,敌机侵入领海上空,58分,海航16团王柱书吕纪良双机在三亚以南上空击落美国海军F-4C一架。敌机当时最先进,挂4枚导弹和副油箱。歼-6装备光学瞄准具和机炮,需贴身作战。王柱书准备投副油箱时,误扔减速伞,飞机带负担动作迟缓。但他继续追击,利用阳光掩护,逼近300米,目视锁定,250米开炮击中右水平尾翼。吕纪良补射,敌机爆炸坠海。从发现到击落用40秒。 这场空战粉碎美军擦边战术,美军F-4C仗超音速,在领海线反复横跳,挑衅不留入侵证据。中国飞行员用勇气智慧撕开胜利缺口。歼-6亚音速击落超音速F-4C成传奇。海军航空兵在海南岛作战4次,以0:5打美军,击落4架,自毁1架。这显示出训练和战术重要性。飞行员们不靠先进装备,靠熟练操作和团队配合取胜。王柱书误扔减速伞后,没慌,继续执行任务,体现专业素养。返航时减速难,他复飞盘旋消耗速度,着陆轮胎冒烟,刹车片磨损。 战后,王柱书和吕纪良记一等功,大队记集体三等功。庆功会上发毛泽东选集和钢笔,餐食加红烧肉罐头。部队组织报告会,王柱书讲过程,飞行员们学经验。基地加强训练,加类似模拟。海军航空兵历史中,这类事件激励后辈。歼-6服役多年,击落多型敌机,如U-2侦察机。空9师朱以隆1965年击落无人侦察机于18300米高空。空军各师在防空战绩突出,击落敌机239架,击伤181架。海军航空兵在海疆防空贡献大。 王柱书退休后住上海军休所,保存立功证书。F-4C残骸在军事博物馆,尾翼裂口可见。事件成海军航空兵历史部分。飞行员们用实际行动维护领空,装备代差下胜出,靠的是日常积累和临场判断。误操作发生,但快速调整转败为胜。这事告诉人,战场上细节决定成败。海军航空兵从组建起,就在空战中积累经验,一江山岛战役中协同陆海空,击落击伤敌机10架,为登陆开通道。 中国空军在五六十年代防空作战创多第一,如首创入闽击落敌机,夜间用机载雷达击落。歼-6在南疆完胜美机,显示国产装备潜力。飞行员训练包括高空跃升、锁定射击。王柱书这类人从基层起,逐步成长。部队强调集体功劳,大队记三等功体现团队作用。美军在南海部署6艘航母,但中国掌控海域,通过多次作战积累优势。F-4C在越南战争中被米格-21击落,但在中国领空遇挫。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