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在等中国,其实,现在不光是朝鲜在等,美国、韩国也都在看中国的动向。甚至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身上,因为中国的每一个表态、每一步行动,都会牵动全球的政治格局和经济走势。 2024年11月的上海,第七届进博会刚落下帷幕就炸出了硬核成绩单,按年计意向成交突破800.1亿美元,比上届还涨了2%。 近3500家企业带着450项新产品扎堆亮相,秘鲁的羊驼毛制品从中国援建的钱凯港出发,72小时就跨洋出现在黄浦江畔,要知道以前这趟路得折腾个把月。 更让人咋舌的是基建带来的贸易革命,中老铁路2024年全年运了1960万吨货物,日均超过5万吨,老挝的大米香蕉3天就能直达中国,中老泰铁路直通运输更是同比增长60%,泰国榴莲坐着火车就卖进了中国市场。 中欧班列更狠,2024年开了19392列,累计都超11万列了,欧洲的汽车配件、电子电器15天就能从汉堡运到成都,高附加值货物占比都超过60%。 外资用真金白银投票的架势,才真叫震撼。2024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5.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8262.5亿元,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外资增长快翻倍,专业技术服务业也涨了40%多。 德国大众把最大海外研发中心放中国,埃克森美孚在大亚湾追加百亿投资,芬兰通力电梯的昆山工厂不光供中国,还辐射100多个国家,中国市场占了它全球四分之一销售额。 跨境电商更是火到没朋友,2024年进出口达2.63万亿元,增长10.8%,不管是欧洲的奢侈品还是东南亚的水果,指尖一点就能跨洋到家。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更是跟着中国节奏走,2024年铜价稳中有升,就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电网建设需求旺,全球一半的铜都要靠咱们消化。 国庆假期全国狂卖近200吨黄金,直接给国际金价涨势添了把火,一年下来黄金价格飙了近30%,这里面少不了中国消费者的功劳。 其实这股磁吸效应,根本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 中国有14亿人的消费大盘,还有完整的产业链,更关键是政策持续加码,税收优惠、人员免签这些实在福利,让卡赫这样的企业每月都有欧洲同事往中国跑。 外企老板们精得很,他们知道中国不光能卖货,还能催生新需求,米其林敢把月球探测车轮胎、雅马哈敢把飞行汽车拿来首发,就是看准了这儿的市场活力。 中老铁路5年运量破5000万吨,中欧班列通达26个欧洲国家,这些桥和路不是摆设,是把中国市场和全球生产端死死绑在一起的纽带。 美国盯着中国的技术合作和庞大市场,韩国盼着对华贸易再上台阶,朝鲜等着半岛问题上的中国作用,本质上都是因为中国的分量早已不同往日。 以前咱们看别人脸色买东西,现在全球盼着中国开门做生意,2024年中国外贸突破43万亿元,出口首次超25万亿元,连续8年增长,这样的体量谁能忽视? 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和企业该明白,中国的开放不是一时热度,而是长期承诺。 从进博会的持续火爆到基建的互联互通,从外资的持续涌入到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中国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搭建全球共享的发展平台。 这股吸引力从来不是抢来争来的,是靠把市场做大、基建建强、政策放宽换来的。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