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沈醉去香港看望前妻,前妻知道后,脸色骤变,并对现任丈夫说:“见面后,

武某人 2025-11-19 16:22:22

1980年,沈醉去香港看望前妻,前妻知道后,脸色骤变,并对现任丈夫说:“见面后,如果他打我,你别拦着,他脾气不好!这是我欠他的。” . 沈醉要来探亲。消息在亲友间传开的那刻,粟燕萍整个人僵住,她转身告诉唐如山:“等他来了,要是动手,你别拉,他脾气急,这是我欠他的。”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她多年未提旧事,忽然这样交代。 沈醉到港时,只带了些在大陆买到的土产。他与小女儿住在尖沙咀的旅店,一进房就让女儿把礼物分包,说等见到亲人时好分给大家。他心里清楚,这趟来香港,不只是探望儿女,他也想见见那个三十一年前匆忙道别的女人。过去的事在他心里压了太久,他不知道见面会怎样,甚至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见自己。 粟燕萍那边却在纠结。她曾亲眼见沈醉在军统任职时的性子——工作紧张时动不动摔东西,遇事易怒,那些阴影在她心底存了很多年。 重逢那天,粟燕萍夫妇先到。她刚走进旅店包房,就听到沈醉喊了一声名字,那声音不像旧日的凌厉,更像多年未见的叹息。她做好挨骂的准备,可沈醉只是上前握手,说:“谢谢这些年你们把孩子带大。”一句话让空气顿时松下来。 粟燕萍没想到,三十年前那个在军统里要求严、行动狠的男人,如今说话平缓,语气温和。她把孩子们的成长讲给他听,说唐如山拉货挣生活费,自己缝衣补贴学费。沈醉听后,只说:“辛苦了。”没有埋怨,也没有质问。 唐如山也看见了沈醉的变化。他记得沈醉年轻时在重庆、南京执行任务的传闻,知道他过去的职位和经历。但眼前的沈醉谈起工作,只说自己在北京劳动、学习、写史料,日子虽然清苦,但踏实。他已经不再似旧日那样紧绷。 那次谈话持续了两个小时。粟燕萍原以为,会被提起往事,会被追问当年离开是不是背叛。可沈醉并没有。他只问孩子们身体好不好,生活是否稳定,然后把带来的绸缎、茶叶、烟草分别放好,说这些是他一点心意。 他们下一次见面是在几天后,全家一起吃饭。几个孩子都长大了,有的开店,有的教书,有的做护士,都在香港站稳脚跟。沈醉边听他们说话,边讲北京的见闻——工厂扩建、街市改善、学校新开,他希望子女有机会能回大陆看看。 二十天很快过去,他与子女分别那天,只说:“有机会常来。”没有再提感情、也没有要补回什么。他心里明白,人生绕了大半圈,有些缘分停在原地,有些情分随时间淡开,能平静地坐下来聊一顿饭,就已是最好结果。 从香港回京后,沈醉继续在文史领域工作,还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常提起香港那趟行程,说那是自己人生里一次“把旧账放下”的经历。他后来与粟燕萍通信,以兄妹相称,再没有指责,也没有怨言。

0 阅读:67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