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欧洲最后悔的就是德国了吧,不是因为中国,也不是因为美国。而是因为匈牙利。

诺原论楚翊许 2025-11-19 13:03:52

现在全欧洲最后悔的就是德国了吧,不是因为中国,也不是因为美国。而是因为匈牙利。 德国是个资源没多少的国家,默克尔当总理的时候,要撑起“德国制造”这块金字招牌,能源和产业链这两条腿缺一不可。 而默克尔最精明的就是搞能源多元化,北溪2号简直是为德国工业量身定做的生命线——从俄罗斯直接输气,价格稳定得像时钟,输送成本比绕欧洲多国便宜一半还多。 那些年德国的汽车厂、化工厂、机械加工厂,靠着每立方米比西欧其他国家低三成的天然气,把成本压得死死的,大众汽车一年出口量能顶三个小国家的GDP总和,巴斯夫的化工产品更是垄断全球中高端市场,说白了都是便宜俄气喂出来的利润。 转折点就在2022年北溪管道那声海底爆炸,之后德国跟着欧盟喊着“脱钩”,转头买美国液化天然气,这下算是把自己坑惨了。 数据显示,北溪被炸后德国天然气价格短时间内直接暴涨35%,这可不是纸上数字,是巴斯夫不得不关掉路德维希港工厂三成产能的现实。 那可是欧洲最大的化工基地,每年要消耗全德国7%的天然气,现在要么减产要么买高价气,每生产一吨乙烯成本凭空多出来200欧元,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瞬间没了竞争力。 大众、宝马的工厂也没好到哪去,汽车涂装车间是出了名的能耗大户,以前用俄气时每吨钢材处理成本80欧元,换成美国LNG后直接飙到150欧元,2024年德国汽车出口量比2021年跌了12%,连带着机床出口也下滑8%,这些都是德国制造业的命根子。 最后还是民生和财政跟着买单,普通家庭的天然气账单一年涨了三分之一,冬天取暖费从每月120欧元飙到200欧元,中小企业主对着能源报表发愁,柏林街头倒闭的小餐馆比新开的多一倍。 德国政府为了补贴能源,2023年砸了190亿欧元,2024年又追加120亿,钱从哪来?要么加税要么借债,搞得经济增速在2024年只有0.3%,还不如疫情期间。 而讽刺的是,北溪爆炸案调查都指向乌克兰籍嫌疑人,波兰还拒绝引渡,德国警方拿着证据却动不了人,这“盟友”得罪了,能源也没了,简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还有匈牙利,人家活得比谁都明白,压根不吃欧盟那套“脱钩”的亏。2024年匈牙利74%的天然气和86%的石油还从俄罗斯进口,靠着“土耳其溪”管道每年稳拿85亿立方米俄气,欧尔班直接跑去美国找特朗普谈,用买6亿美元美国LNG的小代价,换来了无期限的能源制裁豁免,转头就喊出“欧洲最低能源价格”的口号。 虽说匈牙利2024年通胀率7.3%比德国的3.1%高,但人家通胀主要是食品和汇率闹的,能源成本没崩,工业生产反倒稳得住——毕竟化工厂、机械厂最怕的就是能源断供涨价,匈牙利这一手等于给本土企业穿了件“防弹衣”。 欧盟开会要制裁俄能源时,匈牙利次次投反对票,直言“关管道不是多元化是自杀”。 反观德国,跟着波兰喊着“拒绝卢布结算”,结果把“亚马尔—欧洲”管道的气也给丢了,搞得现在想回头买俄气都没台阶下。 德国政客私下早就悔青了,有匿名消息说基民盟开会时有人直接拍桌子,说当初哪怕学匈牙利缓两年再断气,也不至于让巴斯夫把产能迁到中国,让大众的电动车成本比比亚迪高两成。 现在波罗的海海底的管道裂痕还没补,德国的能源裂痕更难填,毕竟匈牙利能靠“左右逢源”拿便宜气,德国却被绑在欧盟的战车上,看着自家制造业的根基被高价能源一点点蛀空,这后悔劲儿,比冬天没暖气还难熬。

0 阅读:0
诺原论楚翊许

诺原论楚翊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