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

老刘的大局观 2025-11-18 16:02:47

德国总理默茨近日公开表示,绝不会允许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 这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而是德国对华技术“去风险”政策的延续。 早在2024年,德国就以所谓“安全风险”为由,敲定了5G网络中方设备替换计划,要求2026年底前清除核心网部件,2029年底前剔除所有外围设备。 可现实是,目前德国近六成电信设备仍来自中方,华为等企业的产品因性价比高、供货稳定,早已成为运营商的依赖项。 默茨此次把禁令提前到6G,还喊出“摆脱中美双重依赖”的口号,计划联合法国开数字主权峰会,搞欧盟自主技术体系。但这话听着热闹,落地却满是难题。 运营商测算,仅替换现有中方5G设备就需超20亿欧元,若6G完全排斥中方组件,研发+替换成本将再增数十亿欧元。 德国政府想拿公共资金补贴,可国内已对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的使用效率质疑不断,议会内部分歧明显。 更关键的是,技术壁垒没那么好破。 截至2025年10月,中方6G标准必要专利占比达42.3%,核心技术领域专利占比均超45%,全球领先。 德国本土企业在6G关键技术上尚未形成突破,即便联合欧盟,短期内也难找到能替代中方的成熟方案。 欧盟还在推进强制立法,要求成员国停用“高风险供应商”,不遵守可能面临处罚,这让德国更是骑虎难下。 有意思的是,默茨也坦言“无法与中方完全脱钩”,毕竟中方是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这种“技术隔离+经济往来”的矛盾操作,本质是把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 一边拿不出中方设备有安全风险的证据,一边硬要筑墙,最终可能拖慢德国6G商用进程,让消费者承受更高网费,企业背负额外成本。 这场打着“数字主权”旗号的博弈,到底是自主突围还是自缚手脚,恐怕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0 阅读:3

猜你喜欢

老刘的大局观

老刘的大局观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