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德国不用中国设备其实不是坏事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德国总理默茨近期在柏林的一

康安说历史 2025-11-18 00:44:26

6G德国不用中国设备其实不是坏事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德国总理默茨近期在柏林的一场商业会议上表示,德国将禁止华为等中国供应商参与该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12。他声称“不会允许任何来自中国的组件用于(德国未来的)6G网络”。 德国这不是第一次跟中国通信设备过不去了,之前5G的时候就跟着瞎起哄,非要拆华为的设备。结果呢?德国铁路公司最先遭殃,就因为拆了10个华为基站,列车晚点率直接就涨了5个百分点。 您可别小看这5%,对赶时间上班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全勤奖没了;对拉货的企业来说,就是违约金要赔不少。 他们自己算过一笔账,全国59%的5G设备都得换,光直接花费就165亿欧元,要是算上耽误经济发展的损失,足足1055亿美元的GDP就没了,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宝马工厂之前用华为的方案,生产效率提了40%,换成欧洲厂商的设备后,成本涨了35%,产能反而掉了下来,您说这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他们又想在6G上故技重施,可6G比5G复杂多了,他们真能承受这个代价吗?欧洲的诺基亚、爱立信这两家厂商,加起来的全球市场份额都不如华为一家多,华为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占着31%的份额呢。 更关键的是专利,欧盟自己的5G专利里,每5个就有1个是华为的,到了6G时代,咱们的专利占比只会更高。德国不用咱们的设备,就得用诺基亚、爱立信的,这些厂商的设备不仅贵,技术还没咱们的成熟。 英国之前拆华为设备,多花了100亿英镑,5G建设还慢了18个月,德国要是在6G上这么干,耽误的可就不是一年半载了,到时候他们心心念念的“工业4.0”计划,没了先进的6G网络当支撑,根本就是空中楼阁。 再说说咱们中国的底气,现在可不是以前那种缺技术、少人才的年代了。就说通信产业链,从上游的芯片、元器件,到中游的基站制造,再到下游的应用服务,咱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之前高端射频芯片还依赖进口,现在紫光展锐这些企业已经在慢慢突破,关键元器件的国产化率从30%提升到70%的目标眼看就要实现了。 华为Mate 60系列都能支持卫星通话了,这就是技术实力的最好证明。在6G研发上,太赫兹通信、智能超表面这些关键技术,咱们的科研团队都有重大突破,这些技术能让6G的速度达到每秒1000G,比现在的5G快上10倍都不止,到时候远程手术、全息通话都能轻松实现。 德国不用咱们的设备,咱们还真不愁没市场。亚洲、中东、拉美这些地方,32亿人口都在用水为的基站,现在很多国家都主动来找咱们合作。 泰国已经跟华为签了6G试验网的协议,沙特更是砸了大价钱要建全球领先的6G网络,首选合作伙伴就是咱们中国企业。咱们国内的市场更大,14亿人呢,光是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这些领域对6G的需求就大得很。 中国移动搞的“移动云”和5G网络协同,已经在不少工厂落地,某汽车工厂用了5G专网后,生产效率提升20%,设备故障率降了40%,一年能省上千万元运维成本,等6G来了,这些好处只会更多。 更重要的是,德国的禁令反而会倒逼咱们把核心技术抓得更牢。之前美国打压华为,咱们在芯片领域加大研发,现在已经有了不少突破;现在德国在6G上设限,咱们只会更专注于自主创新,让产业链彻底实现自主可控。 咱们中国有个特点,越是被卡脖子,越能爆发出战斗力。就像当年的高铁,国外技术封锁,咱们自己钻研,现在反而成了全球标杆。 6G也是一样,德国不用,正好让咱们把更多精力放在提升技术、拓展其他市场上,等咱们的6G技术完全成熟,全球都得求着跟咱们合作,到时候德国说不定还得反过来后悔。 德国现在的做法,说白了就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把“技术主权”当成了政治工具,可他们忘了,通信技术讲究的是实用、高效、低成本,不是靠政治口号就能发展起来的。 他们的经济部长急着来中国谈合作,外长却在台湾问题上踩红线,这种左右互搏的做法,连德国媒体都嘲讽是“外交耳光抽在自己脸上”。 咱们中国现在已经有足够的实力和底气,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德国不用咱们的6G设备,损失的是他们自己的发展机遇,而咱们,只会在6G时代走得更稳、更远。 咱们中国人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德国这事儿,对咱们来说就是这样,看似是个坎,实则是个让咱们更加强大的机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