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刘少奇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两句话都提到了人民

混沌于浮云 2025-11-17 18:44:53

毛主席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刘少奇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两句话都提到了人民。可总觉得又不太一样。 毛泽东1893年底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农家,早年帮家里干农活,接触乡土生活。青少年时到长沙上学,接触新思想,1918年去北京大学图书馆打工,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书。1921年他参与党的成立大会,成为早期党员。之后组织农民运动,在乡村推动革命。1927年领导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建根据地,探索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1934年长征中逐步成为领导核心。抗日战争时在延安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整风。1945年党的七大当选主席。解放战争指挥三大战役,1949年宣布新中国成立。之后领导土地改革和工业化,推动国家建设。刘少奇1898年底生在湖南宁乡农家,早年到长沙求学,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入党,去苏联学习共产主义理论。回国后领导工人罢工,在上海武汉等地活动。抗日时在华北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1942年回延安参与整风。解放战争负责中原局工作。1949年后任副主席,推动工会和农业合作化。1959年当选国家主席,主持经济工作,视察各地了解民生。 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概念,从1939年2月给张闻天的信中首次出现,用来批评旧思想只对统治者仁慈,不对大众服务。之后在吸收知识分子决定中,强调知识分子要为工农出力,作为入党标准。1942年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文艺要为劳动人民效劳,改造旧形式成为革命工具。1943年论合作社中说共产党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与国民党不同。1944年9月张思德追悼会上演讲,系统讲为人民服务包括正确生死观、对待批评和搞好团结。引用古话说明为人民死重于泰山,为剥削者死轻于鸿毛。因为服务人民,有缺点不怕批评,队伍中要互相帮助。1944年10月对报社工作人员讲话,强调服务不能半心半意,必须全心全意。1945年七大报告正式提出作为党宗旨,解释与群众密切联系,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向人民和党负责一致。 刘少奇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出现在1958年10月安徽视察期间。从濉溪到合肥,进工厂学校交流。在合肥工业大学听取汇报后,针对轻视教员的风气,说社会主义社会大家互相服务,侍候别人就是侍候自己,那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观点问题,要转变旧社会剥削阶级想法。强调在平等基础上互助,实现集体利益。两句话都提人民,但侧重点有别。毛泽东的强调党员无私奉献,融入生死观批评团结,作为党根本宗旨,从信件到演讲到报告逐步深化。刘少奇的针对旧观念,解释社会主义互惠平等,在学校场合纠偏。前者突出责任忘我,后者强调互助共赢。 毛泽东继续论述为人民服务,1944年冬为党内刊物题词,说办好刊物是为党即为人民服务。1945年5月为烈士碑题词,热爱人民真诚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945年8月为报纸题词为人民服务。1953年演讲收入选集。七大党章总纲规定党员须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精神,与工人农民建立联系,理解党人民利益一致。此后历次党代会保留。刘少奇推动党的建设,强调党员修养,在论共产党员修养中讲无私奉献,但他的话更接地于社会伦理。两者比较,毛泽东的更像指导党员行为的核心原则,刘少奇的像日常道德规范,都服务于人民利益,但前者更制度化,后者更生活化。 党的七大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员标准,指导革命实践。1949年后,党领导国家建设,党员在土地改革中分田到户,推动合作化。1950年代工业化,党员监督工程,确保惠民。1960年代经济调整,党员调查基层,调整政策。改革开放后,坚持宗旨,扶贫干部进村帮扶。新时代面对变化,党推进小康,党员在社区服务,科技项目惠民。党章多次修订,但宗旨不变,融入治理,如抗疫中党员上前线。毛泽东1976年9月在北京逝世,全国缅怀。刘少奇1969年11月在开封逝世,同志忆其贡献。两人思想影响延续,党员践行服务,在教育医疗改善民生。国家发展,人民生活提升,宗旨成行动指南。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