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智库预警:日本若介入台海,朝鲜或将参战,吓阻力几何? 在亚太局势风云变幻之际,一则来自澳大利亚的战略警告引发广泛关注,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在最新分析中指出:若日本军事介入台海冲突,朝鲜极有可能采取军事行动支持中国。 这一判断不仅揭示了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复杂性,也将“朝鲜因素”再次推上国际战略舞台。 近些日子,日本在涉台问题上的立场日益强硬,不仅多次高调表态“台海安全攸关日本国家利益”,还加快了西南岛链的军事部署。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已在与那国岛、宫古岛等地部署了远程导弹和电子战设备,意在应对“突发状况”。 此外,日本近期与美、澳、印举行的“四方安全对话”中,也多次提及“台海和平稳定”,表面上是维护地区安全,实则在强化与美方的军事协同能力。 日本国内虽有部分反战声音,但政府显然已将“战略前沿”进一步南移,毫不掩饰对中国崛起的戒备心理。 面对日本的军事扩张,朝鲜的态度值得警惕,作为中国的传统盟友,朝鲜的定位十分值得令人关注。 这种立场并非空谈,而是有条约依据,1961年签署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至今仍在有效期内,虽然并未直接提及台海问题,但“任何一方遭受武装攻击,另一方全力支援”的条款,构成了朝鲜出兵的法律与政治基础。 不仅如此,朝鲜近年来持续推进导弹和核武器研发,尤其是火星12、火星15等中远程弹道导弹,射程完全覆盖日本本土。 据估测,朝鲜现已具备对东京、大阪等城市实施打击的能力,且正在测试高超音速滑翔弹头,提升突防精度。 尽管朝鲜经济疲弱,但其军力具备强烈的“非对称作战”特征,尤其在以下几个方向对日本构成现实威胁。 弹道导弹攻击:朝鲜拥有超过1000枚各型导弹,可在战时对日本本土进行饱和打击,干扰其战时调动与指挥。 据《华盛顿邮报》,朝鲜“121局”具备攻击金融、电网、交通系统的能力,战争爆发时,这类攻击将成为“软杀伤”利器。 虽然尚不明确其核弹头小型化程度,但美韩联合情报认为,朝鲜的战术核弹头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可用于战区威慑或战略反击。 而且朝鲜特种部队规模十分庞大,并且具备跨海潜入、袭扰驻日美军和日方战略设施的能力。 《日本防卫白皮书》已将朝鲜列为“最具现实性和直接性威胁”,说明日本高层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正不断上升。 尽管日本在军事上有所准备,但真要迈出“介入台海”这一步,其代价恐远超预期,一旦朝鲜参战,意味着东北亚将形成“中国朝鲜”与“美日联盟”的对抗格局,整个亚太都将陷入高度不稳定状态。 从现实来看,日本也并非完全“铁了心”,一方面国内民众普遍反对战争,特别是冲绳等地频繁爆发反基地抗议; 另一方面,美国虽然希望日本分担印太战略压力,但在关键时刻,双方也存在“责任推诿”的战略默契。 而朝鲜的立场虽强硬,却也在不断“释放信号”,例如在《中朝条约》签署纪念日上,朝方强调“加强战略协作”,虽未点名台海,但显然传递出某种战略暗示。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战争爆发,受害最深的往往是平民和周边国家,朝鲜的军事威胁虽未必常态化升级,但在日本军事政策逐步激进的背景下,“意外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要避免局势失控,关键在于各方保持战略克制,回归外交与对话,“和平不是默认状态,而是各方共同维护的结果。” 对于日本而言,介入台海冲突到底值不值得,不仅是一个战略判断,更关乎国家未来的安全与发展方向。 信息来源: 澳媒:援助太平洋岛国,“中国智胜”.——环球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