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消息,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涉台错误言论,日本共产党籍参议院

红楼背疏影 2025-11-16 20:12:37

11月15日消息,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发表涉台错误言论,日本共产党籍参议院议员山添拓在社交媒体上接连发文表示,高市早苗应该撤回相关言论。(央视新闻) 11月7日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被问及“台湾有事是否属集体自卫权适用的‘存亡危机事态’”时,她回应“若涉及武力,可能属于该情形”。 这一表述具有明确法律指向,根据日本《和平宪法》及2015年新安保法案定义,“存亡危机事态”下,即便日本本土未遭攻击,自卫队也可行使集体自卫权参战,相当于为介入台海局势预留了法理空间。 山添拓的质疑直指核心矛盾:高市上台后持续强调“强化威慑力”,核心举措为增加军费、升级装备以构建安全态势,但涉台言论却主动提升了地缘冲突风险。 这一逻辑与2014年安倍晋三推动集体自卫权解禁时的逻辑一致——当时同样以“维护和平”为名义,最终导致日本军事行动门槛降低,而高市的推进节奏更为急促。 前首相石破茂13日在时政节目中表示:“历届政府从未将‘台湾有事’明确定义为‘存亡危机事态’,这一表述突破了既有立场。”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援引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原文指出,文件明确“日本理解并尊重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如今首相的言论显然偏离了这一历史共识。 高市采取这一立场,根源在于对美关系的依附性。10月底接待第47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时,她以同乘“海军陆战队一号”的方式彰显同盟紧密性,但未获得对等回应。 特朗普当场要求日本履行“投资换关税”协议,承诺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该金额相当于日本2024年GDP的9.8%。美方同时要求日本将军费提升至GDP的3.5%甚至看齐北约5%,而高市仅承诺提升至2%,未达美方预期。 在此背景下,涉台言论成为高市的重要政治筹码。其联合右翼的日本维新会执政,参众两院均未获得过半数席位,执政基础薄弱。 炒作台海议题可实现双重目标:一是向美国传递战略配合信号,争取更多支持;二是凝聚国内保守派共识,转移物价上涨、能源紧张等民生矛盾。 但这一策略风险显著,大阪某汽车零部件企业负责人表示,因担忧中日关系恶化影响供应链,企业已暂缓承接长期订单。2025年1-10月中日贸易额同比下滑3.2%,高市言论进一步加剧了下滑压力。 从历史维度看,高市言论对战后国际秩序构成挑战,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界定日本领土范围,台湾回归中国是战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2年中日建交时,日本政府在联合声明中再次确认这一立场。据日本防卫省退休官员佐藤健透露,战后80年和平局面的维系,核心在于“不介入他国主权争议”的外交底线,当前言论已突破这一底线,引发二战老兵群体担忧。 普通民众的反应直观反映了社会情绪。11月15日东京首相官邸前的抗议活动中,78岁退休教师松本一郎举着“不要战争”标语,其亲历战后重建的经历具有代表性:“1945年东京一片废墟,父亲靠捡拾食物养家,这种苦难不应延续至后代。” 而11月4日东京数千人抗议美军部署新型“鱼鹰”机的活动,与此次抗议间隔仅11天,显示民众对军事扩张的担忧已明显升级。 中国外交部14日接连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和外务次官,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不得干涉”,构成外交层面的严正警告。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记者会上仅表示“支持日美同盟”,未对高市涉台言论作出呼应。这一表态显示,美国希望日本配合其战略部署,但不愿被深度绑定台海议题。 山添拓的质疑引发共鸣,核心在于揭示了“威慑即安全”逻辑的片面性。主权完整是各国核心利益,挑衅他国主权无法构建真正安全。 1991年苏联解体后,日本曾出现“军事正常化”讨论,时任首相海部俊树坚持“和平外交”路线,使日本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了地区稳定。对比可见,高市的战略路径存在明显偏差。 当前高市面临执政困境:撤回言论可能引发保守派不满及联合执政盟友日本维新会的反对;维持立场则将持续面临民众抗议与经贸下滑压力。 11月16日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从就任时的42%降至28%,为同期首相最低值。这一数据表明,依附外部势力、忽视民众和平诉求的执政模式,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执政基础。 从宏观视角看,事件暴露日本安全战略的深层缺陷:过度依附美国导致外交自主性缺失,炒作外部风险以掩盖内政问题。山添拓的质疑为日本政客提供了警示: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这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也是中日关系的红线。 任何跨越红线的行为,都将使日本承担相应后果。对民众而言,民生安定是核心需求,执政者的战略决策应以保障民众利益为前提,而非以民众安危为代价。 MCN双量进阶计划 信息来源:日本国会议员要求高市早苗撤回涉台错误言论 2025-11-16 06:23 上观新闻

0 阅读:34

评论列表

千存红锋

千存红锋

3
2025-11-16 20:50

不用撤,挺好,就喜欢小高这种样子…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