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看好我们小区的一套房子,房主要价 240 万,我还到 220 万,房主坚持最低 235 万。这个价格略高,我没接受,最后没成交。 没成交的那段时间,我没太往心里去,总觉得小区里房源不算稀缺,慢慢碰总能遇到性价比更高的。之后一个多月,我跟着中介跑了小区里另外四套房子,两套在顶楼,夏天太阳直晒,中介拍着胸脯说防水做过,但我摸了摸墙面还是能感觉到潮意;一套在二楼,阳台正对着小区的垃圾中转站,一开窗就能闻到味;还有一套户型奇怪,客厅是个斜角,家具都不好摆。这四套房子的价格还都不低,最低的也要 230 万,比当初那套 235 万的差了不止一点。对比下来,我才发现之前看好的那套是真不错,中间楼层,南北通透,厨房带个小储物间,卧室采光也足,装修是五年前的简约风格,打扫一下就能住。可一想到房主当时那坚决的态度,说 “少一分都不卖”,我又觉得没必要妥协,十几万不是小数,不如再等等机会。 这一等,就等到了今年开春。过完年小区里突然热闹起来,中介发朋友圈的频率明显高了,点开一看,全是“业主急售”、“性价比好房”的帖子,点进去扫两眼价格,心里就有点打鼓——同样户型的房子,报价普遍比去年涨了小十万。我赶紧翻出去年那套房子的照片,越想越不对劲,赶紧给之前带我看房的中介小王打了个电话。 “哥,你说那套12栋的三居室啊?”小王在电话那头顿了一下,“早卖了!去年年底就成交了,245万呢!”我手里的杯子差点没拿稳,“多少?245万?房主不是说235万少一分不卖吗?”“嗨,那不是后来看市场回暖了嘛,”小王叹了口气,“人家房主本来也不着急用钱,去年年底有个客户看中了,直接加价十万全款买的,房主当场就签合同了。” 挂了电话,我在客厅里来回踱了十几圈,心里跟猫抓似的。当初要是咬咬牙235万买了,现在不仅省了十万,房子还升值了。我越想越后悔,干脆开车去小区门口转了转,正好碰到之前的邻居张阿姨。“小李啊,听说你去年没买成12栋那套房?”张阿姨拉着我聊起来,“那房子后来被我侄子买走了,他儿子今年要上学,就图个近。人家说了,装修虽然旧点,但用料实在,比现在那些新装修的环保多了,省下来的钱正好给孩子报补习班。” 听张阿姨这么一说,我肠子都悔青了。回到家,我把之前看房的笔记翻出来,那套房子的优点一条条列得清清楚楚,当时怎么就因为那十五万犹豫了呢?这几个月工资加上年终奖,攒下来的钱也就刚够当初的首付差额,现在房价涨了,首付反而更高了。中介小王后来又给我推荐了几套房子,不是顶楼就是临街,价格还都比去年那套贵。我去看了其中一套,装修倒是新,可一打听才知道是“串串房”,用的材料全是便宜货,住进去还得全拆了重装,算下来比买那套贵多了。 现在我算是明白了,买房这事儿真不能太较真,尤其是自住的房子,遇到合适的就该果断出手。有时候错过的不只是一套房子,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生活机会。这几天晚上我老睡不着,总想起房主当初那句“少一分都不卖”,现在才明白,人家不是固执,是人家的房子确实值那个价。可惜啊,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我现在只能继续在看房路上奔波,只是心里总惦记着那套错过的三居室,不知道下次遇到合心意的房子,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去年,我看好我们小区的一套房子,房主要价240万,我还到220万,房主坚
活泼暖阳
2025-11-16 09:54:51
0
阅读:208
时光
现在还吵房不是作死吗?房价到顶了,百分之90的楼盘都是降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