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36年奥运会举办地,有两个国家十分头痛。一个中国,另一个就是印度。中国是不

恰似江楼月 2025-11-16 00:13:05

对2036年奥运会举办地,有两个国家十分头痛。一个中国,另一个就是印度。中国是不想办,不愿意办,但世界各国都盼着奥运会在中国举办。 说起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这事儿现在闹得沸沸扬扬,国际奥委会那边也挺纠结。眼下全球经济还没完全回暖,各国财政都紧巴巴的,能咬牙办这么大阵仗的真不多。结果呢,中国和印度成了焦点,前者是躲都躲不及,后者是拼了老命往前冲。可这俩国家一个不愿接盘,一个能力堪忧。 先聊中国这边。2008年北京奥运那叫一个风光,开幕式到现在还被网友们津津乐道,全球直播里那些灯光烟火秀,确实给国家刷足了脸面。可办完事儿后,账单也跟着来了。总投入超400亿美元不说,鸟巢和水立方这些标志性场馆,维护起来年年出血,几亿元的保养费砸下去,还得考虑闲置率高。转眼十几年过去,中国基建和组织能力更上层楼,高铁四通八达,疫情期间的防控经验也全球领先,按说再办一届不成问题。但现实是,钱得花在刀刃上。现在芯片、新能源、航天这些硬科技领域,正需要海量资金,中国更倾向把资源倾斜到这儿,而不是再搞一场全球派对。国际奥委会老早就盯着中国了,前主席巴赫访华时就直言不讳,说中国是理想东道主,能保证赛事稳稳落地,不像有些国家办着办着就翻车。新主席科夫特里上台后,也多次点名中国,强调在经济低迷期,能一口气扛起几百亿的没几家。可中国态度一直暧昧,2025年6月IOC暂停了快速申办通道后,中国更低调了,基本就是观望。说白了,国际形象提升是好事儿,但潜在风险和巨额投入,谁都不想轻易碰。尤其现在全球地缘政治复杂,资源分配得更谨慎。办奥运能拉动旅游和投资没错,可万一经济波动大,债务堆积,那乐子就大了。 反观印度,这头痛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他们是真想办,野心不小,从2022年G20峰会开始就放话要申办,目标直指2036年。印度奥委会主席乌莎去年底上任后,动作飞快,2024年10月就正式递交意向书,主打Ahmedabad这座城市,还拉上其他几个邦的多城组合,游泳田径篮球啥的分散办。政府也跟上节奏,批了上百亿卢比的预算,计划升级体育设施和交通网。2025年上半年,印度还中标了2030年英联邦运动会,当成热身赛练手,这步棋下得挺聪明,能先检验下组织能力。Ahmedabad那边也积极,州政府宣布2025年多办国际赛事,积累经验。可问题出在根子上,IOC直球警告印度有三大硬伤:治理乱象、兴奋剂丑闻频发、运动员成绩拉胯。过去几年,印度体育界腐败案子没断过,官员贪污赞助款、选材黑幕啥的,媒体扒得一清二楚。兴奋剂阳性率高得吓人,田径队里好几个主力被抓包,国际田联禁赛名单上印度名字老占位。成绩更别提了,巴黎奥运印度只拿了6金,亚洲第四,离大国水准差远了。回想2010年德里英联邦运动会,那叫一个惨,场馆延期完工,运动员村卫生一塌糊涂,厕所堵塞水管爆裂,全球媒体嘲笑成灾难片。现在申办奥运,IOC考察团得先确认他们能不能把基本面管好。印度人自信心爆棚,自称“印度速度”能赶上,但现实骨感,基建项目总爱超支延期,土地征用还老闹纠纷。2025年7月IOC高层会议上,就点名这些问题,说得解决不了,谈都别谈。印尼本是劲敌,但最近因为人权和腐败问题被IOC踢出局,这倒给印度松了口气。可光靠运气不行,印度得证明自己不是纸上谈兵。 除了中印,其他候选地也各有各的难处,凑成一锅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雄心勃勃,早几年就喊着要办,体育文化底子厚,奥运奖牌总数在候选里排头。可经济危机加上2023年地震重建,政府财政空荡荡的,通胀高企,办奥运的钱从哪儿抠?德国那边,慕尼黑或柏林有兴趣,经济稳,环保标准高,但民众反对声浪大。2018年汉堡公投直接毙了2024申办,现在环保团体和纳税人又跳出来,说奥运浪费资源,碳排放超标。卡塔尔多哈也掺和,2022世界杯办完余热未散,空调场馆啥的经验足,但高温和人权旧账又被翻,劳工权益问题国际上还没洗白。南非刚在11月13日表态,要冲2036或2040,成为非洲首家奥运东道主,政府批准了初步预算,IOC也欢迎。但他们基础设施老化,犯罪率高,体育投资少,巴黎奥运只拿了零金,挑战不小。印尼努桑塔拉新都城本是热门,但规划太虚,实际进度龟速,最近还因腐败丑闻被IOC叫停。埃及开罗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也冒头,但政治不稳,经济波动大,基本是陪跑。 IOC这几年学聪明了,不再搞传统死磕式招标,2024年奥运后推新模式,叫“持续对话”,让候选地边谈边改,降低成本风险。新主席科夫特里上任头半年,就在2025年6月暂停了2036快速通道,说要等更多国家入场,避免一家独大。最终投票可能拖到2026年底或2027年,这给中印都留了缓冲。这申办大战,说到底是国家实力的照妖镜。

0 阅读:52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