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郎被奸臣出卖,身负重伤,大战韩昌韩延寿险些丧命,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宋营杀出一员女将,挑开韩昌的三股托天叉,护住杨六郎,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杨六郎的结发妻子,大刀奶奶王兰英! 杨六郎被救回来已半月有余,宋营中仍时常有人议论那天的情景。王兰英救夫这一幕,很快传遍三关口。可真正知道事情经过的人并不多,尤其是为什麼她能恰好赶在韩昌刺下致命一叉之前出现。 在那之前,两军相持的局势极为紧张。辽将韩昌与韩延寿频频挑衅,而宋军内部因王钦若的谗言导致多路援军迟迟不到。几名老将反映此事可能另有隐情,可杨六郎在前线,无从查起。 王兰英正负责兵站补给。由于杨家将多年戍边,宋军后勤有不少规矩由她制定,兵士都尊称她为“王大娘子”。那天有人从前线送来密信,只写了八个字——“六郎重伤,危在旦夕”。 她读完信,立即带两名心腹赶向前线。一路疾行时,她从另一名落单的传令兵口中得知真正内情:六郎中伏,是因为有人故意把假情报送到前线,诱他入险。 王兰英听后心里一沉。她知道六郎不会轻信敌军,却也知道只要军令在手,他绝不会推脱。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加速赶路。 事情倒回战场那一刻。杨六郎只剩下十几名士兵跟随。他肩伤撕裂,握枪的力气在一点点消失。韩昌步步紧逼,韩延寿在侧伺机下手,两兄弟早已谋划要取宋军主帅首级。 就在韩昌托天叉刺来的同时,一道身影自侧翼冲出。那人是王兰英。她手中的大刀直碰叉杆,发出一声脆响,硬生生将韩昌逼退数步。 战场四边一片混乱,辽兵惊呼不止。王兰英却毫不迟疑,上前一步,把杨六郎扶到己方队列后。韩延寿看出这女子武艺高强,试图绕到侧边偷袭,却被她甩刀避开。 王兰英判断战局极快,她意识到不能恋战,于是带领仅余的十几名骑兵以最短路线突围。韩昌追击不及,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杀出重围。 等杨六郎被送回营帐,军医急救数个时辰才稳住情况。他醒来后第一句话是:“谁把军情放假?”可没人敢答。宋军内部对此心知肚明——王钦若执掌军令,他与杨家将一向不合。 杨六郎养伤期间,朝中来信让他不得过问“军中误差”,并让他安心治疗。这让他心里更加疑惑,可此刻重担不得不交给王兰英暂代。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王兰英的处置井然:补给线重新检点,伤兵营重新分配药材,就连巡逻路线也按她的意见调整。原本脾气火爆的一些老将都对她佩服得很。宋营数度击退辽军小试探,就是在她的调度下完成的。 等宋廷重新调派兵员,辽军前线一度安静下来。王兰英准备返回天波府。临行前,她与杨六郎在军门外相送。杨六郎只说了一句:“我欠你一条命。”王兰英却淡声回答:“夫妻相守,本就如此。”说罢便离去。 至于谁出卖了杨六郎,朝廷始终未查明。辽军伏击的地点选择、时机准确程度,都不是偶然。但随着后续战事不断推进,此事逐渐被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