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独创的5个“简效廉”方剂!在近代中医史上,有一颗璀璨的明星,他被誉为“医学实验中派”的开拓者、近代中西医汇通的旗手,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被后世奉为经典——他就是张锡纯。张锡纯的方剂,用药精当、构思巧妙、力专效宏,且往往药味精简、价格低廉,完美诠释了“简、效、廉”的特点。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他独创的5个王牌方剂,感受其跨越百年的临床智慧。B一、镇肝熄风汤——平肝潜阳的“降压名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主治: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症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 现代应用: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属肝阳上亢者。• 方解点睛:此方是治疗类中风(高血压脑病) 的划时代方剂。张锡纯深刻认识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的病机,故重用怀牛膝引血下行,生赭石降逆镇肝,共为君药;配伍大量金石介壳类药物(龙骨、牡蛎、龟板)潜镇浮阳。其妙处在于加入茵陈、麦芽、川楝子等疏肝之品,顺应肝木喜条达之性,使镇潜而不郁遏,构思极为精妙。B二、升陷汤——大气下陷的“提气专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 主治:大气下陷。症见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可见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 现代应用:重症肌无力、肺气肿、心肺功能不全、神经衰弱、体位性低血压等属大气下陷者。• 方解点睛:张锡纯独创“大气论”,认为胸中有一团“支撑全身、司呼吸”的“大气”。此方专为“大气下陷”这一病机而设。方中重用生黄芪补气升阳,柴胡、升麻升举下陷之气,桔梗载药上行,如同给下陷的胸中大气一个向上的“提手”。配伍知母防黄芪之温燥。此方药仅五味,但力专效宏,能挽垂危于顷刻。B三、玉液汤——气阴两虚的“止渴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山药、生黄芪、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主治:消渴(气阴两虚型)。症见口渴引饮,小便频数量多,或小便混浊,困倦气短。• 现代应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辅助治疗,尤适于口渴、多尿、乏力明显者。• 方解点睛:张锡纯认为消渴病机在于“元气不升,脾阴不足”。方中黄芪、山药益气滋阴,补脾固肾,为君药;知母、天花粉滋阴清热,润燥止渴;葛根升发清气,助脾散精;鸡内金运脾消食,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五味子固肾缩尿。全方补、润、升、固、消并用,恢复脾的“散精”功能,是治疗糖尿病的经典名方。B四、活络效灵丹——活血通络的“止痛灵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当归、丹参、生明乳香、生明没药。• 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腿臂疼痛,跌打瘀肿,内外疮疡,以及癥瘕积聚。• 现代应用:冠心病心绞痛、宫外孕、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肝硬化等属血瘀气滞者。• 方解点睛:此方是张锡纯“治血瘀第一方”。药仅四味,但配伍精当。当归、丹参活血养血,祛瘀而不伤正;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消肿定痛。四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此方应用范围极广,凡周身内外因“瘀”而致的疼痛,皆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效如桴鼓,故名“效灵丹”。B五、资生汤——健脾开胃的“滋养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山药、玄参、于白术、生鸡内金、牛蒡子。• 主治:劳瘵羸弱已甚,饮食减少,喘促咳嗽,身热脉虚数者。• 现代应用:结核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大病后体虚、小儿疳积等属脾虚阴伤者。• 方解点睛:张锡纯深谙“脾胃为后天之本”之理。此方以生山药为君,平补脾肺之阴;白术健脾益气;鸡内金运化药力,消食导滞;玄参滋阴清热;牛蒡子润肺止咳。全方以补脾为核心,补中寓消,使补而不滞,资生血气,故名“资生汤”。对于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的虚弱、厌食,有起死回生之妙。张锡纯的用药智慧与启示1. 重用单药,力专效宏:他善于发现并重用某味药的核心作用,如重用黄芪升陷,重用牛膝引血下行。2. 善用对药,相辅相成:如乳香与没药、黄芪与知母、三棱与莪术等,配伍精当,疗效倍增。3. 中西汇通,不拘一格:他大胆参考西医生理病理知识来印证和发展中医理论,如用阿司匹林合石膏治疗温病,开创中西药并用先河。4. 重视脾胃,顾护根本:其方剂多注重顾护中焦脾胃,因为“脾胃健壮,多能消化食物,则全身自然健壮”。张锡纯的方剂,源于经典,化裁创新,紧贴临床。它们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利器,更是中医在近代传承与发展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这些“简、效、廉”的方子,至今仍在临床一线屡建奇功,值得我们反复研习与传承。免责声明:本文涉及方剂均为中医知识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张锡纯先生之方虽好,但应用仍需辨证。所有用药必须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请勿自行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