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让人想不通,一个堂堂正正的五常,一个连美国都不敢小看的大国,一个反法西斯的战

温不樊人世间 2025-11-14 18:27:09

实在让人想不通,一个堂堂正正的五常,一个连美国都不敢小看的大国,一个反法西斯的战胜国,居然被一个二战的战败国所威胁!   这种强硬,像不像一柄“借来的锋芒”?它看起来闪着寒光,却不是自家炉火里千锤百炼出来的。   它的力量来自别人的纵容,它的胆气源于对内的谎言,而它每一次挥舞,都暴露了骨子里的焦虑与迷茫。   日本的军事现代化,与其说是自主崛起,不如说是在给美国的亚太战略打工。   你看那笔高达7.95万亿日元的2024财年防务开支,同比增长16.5%,听着吓人吧?可钱都花在哪了?大量真金白银砸向了美国军火,比如那笔400枚“战斧”巡航导弹的大单。   为了能早点拿到这些进攻性武器,连部分旧型号都捏着鼻子认了,这哪像一个独立强国,分明是急着听令的马前卒。   再看它的行动轨迹,哪一步不是在配合美国?头一回以正式成员身份,挤进了美英澳的“奥库斯”军事演习圈子;屁股后头就跟着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在南海搞起了首次四方联合军演。   只要美国的军队还驻扎在日本国土上,为它撑腰打气,它的所谓“自卫队”就会在“自卫”的幌子下越走越远,但根子上,始终是个没法独立思考的军事模块。   这种靠外部输血换来的威慑力,开关在别人手里,说不定哪天就断电了。   为了让民众接受这种依附性的军事扩张,日本的政客们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内部洗脑”。   手段很系统。从高高在上的政治符号入手,内阁成员带头参拜那个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公然挑战历史正义。   接着深入到每个家庭的认知层面,下一代的课本里,血淋淋的“侵略”被轻飘飘地改写成了“进出”,南京大屠杀那样的铁证也被模糊处理。   这么做的目的很阴险:切断今天的军事动作和昨天的侵略原罪之间的道德关联,把日本从历史的被告席上拉下来,再打扮成一个被战后秩序束缚了手脚、急于“正常化”的受害者。   一个连自己历史都不敢正视的国家,它的强硬,没有道义的根,这种建立在谎言上的国民共识,就像沙滩上的城堡,一个浪头打过来,或者外部环境一变,立马就会塌方。   在真正的全面实力对抗中,日本显然有些心虚,于是就想搞“以小博大”的投机。   在2023年7月,它紧紧追随美国的脚步,对23项先进半导体设备搞起了出口管制,嘴上说着是防止技术被挪作他用,实际上就是想用自己在一个点上的“绝活”,去参与一场面上的地缘围堵。   它的军事动作也充满了这种焦虑感。急匆匆地把护卫舰的甲板铺上防滑涂层、装上牵引轨道,改成能起降战斗机的航空母舰;拼命地发射卫星,组建自己的军事侦察网。   这些与其说是主动布局,不如说是看到邻居强大后的被动追赶。   就连首相内阁成员就台湾问题跳出来说三道四,也并非真有实力去主导什么,不过是想蹭个热点,在美国主子面前表功,刷一下存在感罢了。   当一个棋手开始频繁用一些刁钻的局部小招数时,恰恰说明他在整个棋盘的宏大博弈中已经力不从心。   所以你看,这柄“借来的锋芒”,因为它对外的依附、对内的欺骗和战略上的短视,注定了它不可能持久锋利。   面对这种挑衅,中国的回应超越了简单的“忍”或“争”。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海军在东海海域日复一日的巡逻,是中国在国防科技上默默地埋头追赶。   这并非意气用事,而是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筑起一道墙,一道捍卫战后秩序、捍卫历史正义的墙。实力,才是和平最可靠的语言。   中国的定力和发展,就是要告诉世界:任何试图挑战公理、挑战历史定论的行为,最终都会在这面墙上碰得头破血流。

0 阅读:0
温不樊人世间

温不樊人世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